美担忧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实属庸人自扰

2006-09-28 09:38:41    

20041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拉美以来,美国国会迄今共举行了6次听证会,研讨应对中国在拉美的影响。日前,随着中国与古巴、委内瑞拉在能源方面的合作,美国已明确表示不悦。但实际上,中国和拉美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且主要还在经贸领域,并没有向其他领域扩散。同时,美国在在文化上对拉美的影响也远远较中国更为深远一些。因此,美国对中国在拉美的影响的过分担忧实在有些庸人自扰……

 

中拉经贸迅速升温

最近的三四年,有关中国在拉美影响力的报告频频出现。报告主要向国会议员反映:由于贸易和投资的增长,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在最近三四年有显著增加。因此,建议国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维护美国在拉美的控制力。

从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和拉美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确实在最近的几年里得到迅速升温。中国对拉美双边贸易总额,在1999年时还仅有83亿美元,但到2005年就猛增到505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从1999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268亿美元,6年内增长近8倍。进口商品主要是石油、铁矿、大豆、铜矿、葡萄、鱼粉等。2003年至2005年,中国对拉美贸易也是持续出现赤字。同样迅猛增长的还有中国在拉美投资。商务部日前公布的一项报告称,拉美已经超过亚洲,成为中国最大海外投资地。200411月,胡锦涛访问拉美期间,曾在巴西国会演讲时称,在未来10年,中国将在拉美投资1000亿美元。其中包括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秘鲁,以及委内瑞拉等,目前都已成为中国的主要投资国。由于近年拉美政坛左倾趋势明显,美国会山不少议员担心失去其控制力,更担心扩大在拉美的投资,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

美国政界两种态度

不过对于中国在拉美的影响,美国国内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美中经济安全委员简·杰尔日前在国会山称:中国正在通过影响拉美,影响到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这将危害到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而不少战略专家,比如圭勒默·德拉玛、彼得·布鲁克斯却认为,中国在拉美的活动,仅限于拓展贸易和投资机会,是一种相对良性的扩张。对于美国在拉美的控制力,这些战略专家充满了自信的表示:美国在拉美的贸易和投资,及其在文化上的影响,是中国完全不能够比的。美国应该采取新的拉美战略,包括拓展自己的自由贸易网络,帮助友好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推动更紧密的安全事务合作,以抵消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这些战略专家更劝告国会议员,对中国在拉美的经济活动,不要持“过激”的态度,应该从美国的长期战略出发,利用机会对中国进行“整合”。

美国政府的看法则相对比较温和。负责西半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杰·诺利加,在国会山作证时曾表示,中国在拉美的影响虽然在增加,但还非常小,从长远来看,美国将是拉美国家优先选择。但罗杰·诺利加同时也认为,美国应该监控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就像监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一样。

难挡中国的步伐

实际上,在拉美地区,美国也有其盟友,中国也有被排斥,但不管美国对中国在拉美地区影响力持续增大,如何不悦,都无法阻挡中国大踏步进入拉美市场的步伐。在对美国出口以及美墨边境投资方面,墨西哥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害怕将美国市场让给中国;在中美洲各国以及多米尼加等国看来,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力,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但是这些也都无法改变中国进军拉美的步伐。

中拉合作乃双赢选择

中拉之间的经济合作乃是一种双赢的选择。2005年,拉美地区的GDP总额23000亿美元左右,人口为5.35亿左右,人均GDP4300美元,形成了18000亿美元的消费市场和5000亿美元的进口市场。2006-2010年将是拉美地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4%。因此,新一轮经济增长无疑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在贸易领域,中拉贸易已连续几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拉贸易额预计为480亿美元,2006年可达到600多亿美元;在投资领域,2006~2010年作为拉美地区第三个投资增长周期,设备更新和厂房改造将是新增投资的一个重点。墨西哥的客户工业和南部美洲(特别是巴西、阿根廷)的工业企业,其大部分机械设备需更新换代;同时,由于2004~2005年,拉美地区被长期压抑的消费开始释放出来,整个地区的内部消费趋于旺盛,需大量进口中间产品、零配件和普通消费品。这些都为中国加大对拉美经济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而另一方面,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作为全球新的能源基地,拉丁美洲正开始主动参与到更多跨国能源贸易中来,全球石油行业的版图也因此正在改写。拉丁美洲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备量为1170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左右,仅次于中东,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巴西等国的石油蕴藏量大增,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等国又发现了油气田,拉美的资源优势倍增。其中,墨西哥作为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日产原油700多万桶,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委内瑞拉则仅次于墨西哥,同时也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和重油储量合计3150.82亿桶,包括重油在内的石油总储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一。此外,秘鲁、玻利维亚等拉美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也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为整合各国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加速能源的勘探和生产,联合起来应对“外部世界”的挑战,拉美国家又加快了能源一体化的步伐。而由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3国建立的由委内瑞拉经巴西到阿根廷的南方输气管道;由阿根廷将动工修建的、将玻利维亚的天然气引到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等国的北方输气管道,以及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合作兴建的天然气管道等三条拉美能源动脉建成后,将把拉美国家能源生产整合成一个整体,这大大加强各国的生产能力,石油和天然气将源源不断地从拉美流向世界各个角落,改变原有的能源生产格局,最终使世界逐步减少对战乱频发的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加大,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的格局,今后只会恶化,不会好转。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实行能源来源多元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大从拉美进口能源数量,无可厚非。美国对此嚷嚷,实在有些庸人自扰。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