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平中日历史伤痕需要“另一只手”

2007-08-17 09:30:50    

昨日(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战败日,日本内阁全体成员一致没有在这个特殊日子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内阁成员首次无人在这一天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内阁成员此举,回避了一个对日本来说甚为敏感的棘手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关于历史真相、国家罪错与政治责任的根本问题不存在了。对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而言,发生于70年前的南京大屠杀至今仍是我们心头一道流血的伤疤。中日两国该如何超越历史面向未来呢……

美国人也在追寻日本的战争责任

6月26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以39票对2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呼吁日本政府向二战期间日军强征的数千名慰安妇进行正式道歉的121号决议草案。

美国众议院通过的这项决议草案为“非约束性”草案,即一国政治团体向另一国“建议”的做法。121号决议草案“建议”而非“要求”日本政府正式承认并忏悔当年的慰安妇问题是有组织的、故意的剥削行为,并向在身体上、精神上受到残酷虐待的慰安妇以清楚的态度正式道歉。但即使此项议案是“非约束性”的,它在日本朝野也引起了轩然大波。6月14日,63名日本保守派人士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用整整一版面刊登了题为“事实”的通告,否认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存在任何过错,批评“121号议案将判断仅建立在一些妇女的证词之上”,声称“不存在任何历史文件可以证明这些妇女是被迫的”。

提出并撰写该草案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日裔众议员麦克•本田称“清楚而不含糊地正视最真实的、未经雕琢的历史事实非常重要。我们犯了错误应该反省我们当初为什么犯错,并且决心不再重犯。我们应该把事实不加掩饰的传达给我们的下一代,并警戒他们不要再犯我们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

民间人士用软力量“抚平伤痕”

仅就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而言,中日两国政府就在诸如日本方面是否已经以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态度进行了道歉、以及平民的确切死亡人数等基本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今年3月份由20名学者组成了一个名为日中联合历史研究委员会的机构,意在解决引发双方争议的历史问题。但是该委员会实际上是让拥有政府背景的中国学者与毫不同情中国人战争遭遇的日本修正主义者短兵相接,其结果是双方注定各不相让。该委员会的日方主席北冈伸一承认战争是个悲剧,但他表示希望中国人不要再将目光停留在这一页最黑暗的历史之上。如果双方能够同意各自保留不同意见,那么就算是取得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了。
从这些分歧看,中日两国政府依然未能就如何抚平旧伤给出回答,这个时候,两国的一些民间人士将疗伤止痛的重任压上了自己的肩头,他们正在通过软性外交的手段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这是政府之外的“另一只手”,而且是作用越来越大的“手”。

今年以来,至少有两部战争题材的戏剧作品让中日两国的演员走到了一起。今年3月份的香港艺术节上,来自北京和东京的专业演员们共同演绎了一部话剧作品,话剧表面看起来是有关日本在中国兴建工厂的寓言故事,实则影射了那场中日战争。
目前至少有四部大型电影制作已经或即将出炉,届时将会有大批观众直面这一历史事件。

上个月,中国第二大电影发行公司──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上映了纪录片《南京》。这部电影改编自张纯如的纪实文学作品《南京暴行》,由美国导演、奥斯卡奖得主比尔•古登泰格编剧并执导。这部电影于7月7日首映,以此纪念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

香港导演严浩执导的影片《南京圣诞1937》今年年底前将在南京开机拍摄。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等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直到今年3月份才正式通过了中国政府审批。

另外,在吉林省长春市,影片《南京!南京!》的剧组人员正在布置一处占地165英亩的大屠杀场景。目前影片投资已经达到1000万美元,部分资金来自吉林省政府。

而在南京大学的礼堂中,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刘海平将当年的一幕搬上了舞台,由九位中国及日本的大学生担纲主演。由于抗日战争及中日关系依旧是个高度敏感的话题,以致于校方在首演当晚安插了数名便衣警察散坐于观众席间,以防范任何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澄清真相才能实现真正和解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日本周边环境的日益好转,日本内阁高官却频频“失言”,否认侵略事实的谬见层出不穷,甚至频频“拜鬼”。这些政客不仅相安无事,反而捞到了丰厚的政治资本。不能忘记,德国纳粹正是凭借当时各种偏见和仇恨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并发动了世界大战。

此次日本内阁成员无一参拜靖国神社,表明日本在朝向恢复文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但“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既然侵略战争以国家名义发动,那么无论判处多少个东条英机死刑都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

历史真相是社会和解的基础。揭露真相不是为了种族复仇,而是为了种族和解。只有明确大是大非,才会有中日两国之间真正的和解。反之,歪曲历史真相、掩盖罪恶,必将加深对立双方的偏见和不信任感,由此失去自由、秩序与幸福的基础。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