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出其不意”难撼经济现行走势

2007-08-24 09:32:23    

 央行21日晚突然宣布加息,出乎多数人的预料,这距央行最近一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仅仅过了30天。加之本次加息选择时机在周二而非常规式的放在周末,更显示出了央行对7月5.6%CPI涨幅的“生气”以及近日股市上探5000点关口的担忧。而此轮加息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吗?各界看法不一……

 

央行第四次加息,上调存款利率0.27个百分点

8月2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央行本年度四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内容

2007年08月21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至7.02%;

2007年0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分提至3.33%与6.84%;

2007年0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3.0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至6.57%;

2007年0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分提至2.79%与6.39%。

 

加息直指高通胀,暗含对股市泡沫隐忧

国家统计局日前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达到5.6%,这是我国CPI连续5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也是近10年来CPI月度涨幅最高的一个月。

央行周二晚宣布年内第四次加息,凸显政府对通胀率不断上涨的担忧。虽然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主要食品供应不足,但面对通胀可能扩散到其它经济领域的威胁,中国央行还是措辞越来越强硬。公众对通胀的期待开始上升……因此中国央行现在不得不打预期战。对此次加息,央行方面表示是为了“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这和7月份的加息公告基本一致。

虽然,本次加息早在之前就已经被市场广泛预测,但宣布的时间却显得格外突然。我们观察到近日国内金融市场格局已十分微妙,21日沪深股市继续走高,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上证指数一度上冲至4982.98点,距5000点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虽当局以及不少市场分析都认为,此次加息针对物价涨幅过高问题,不针对股市,也不影响资金的热情。但是,选择这个关口,打压快速上涨的物价水平,同时针对敏感的A股市场也算给个预警。分析一下,也不难想象,自中国股市启动以来,沪A股市场有几次经历5000点关口,在4000点的时候我们讨论泡沫如果算早,那么这个时候又如何呢?仔细观察现在的市场,走势确实会如当局所说以及市场所分析,不会有太大影响。再来看今年以来的三次加息,对股市影响如何呢?利空之后市场总以不同程度的涨幅相回应,这也就不难理解22日的上证指数高探至4999.19,并以小涨幅收盘。

 

加息乃顺势而为,单一工具难有实质表现

中国7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5.6%,创10年来新高,不仅增强了外界对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的预期,也加剧了人们对实体经济最终将受到冲击的担忧。再过几个月,中共十七大将要召开,现在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在最新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对通胀问题使用了更加强硬的语调。虽然央行没有公开的通胀目标,但外界通常认为,它力图将通胀率控制在3%以内。中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再加上股市红火、创纪录的月度贸易顺差导致货币供应量超趋势增长,都增添了经济可能过热的担忧。

但加息时机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对此,有分析说,这是一次超出市场预期的加息。一般央行的加息都是在周五、周六,以避免给市场过大的冲击,但这一次是在周二。统计表明,自2004年10月至今的8次加息消息,全部是在周五或周末公布。加息本身是在市场预期之内的,但加息的时间比市场预期的要早,之前的几次加息间隔都在2个月左右,而这次距离上次加息只有1个月时间。故此,也更显示出央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果断态度,显然,对待这个问题,央行今天已经证明他们比观察家们想象的要更为强硬。

此次加息也是今年央行第二次采取存款利息增幅大于贷款利息增幅的非对称调整,上一次是5月19日。今次加息后,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为负。再观火热的两市(股市、楼市)以及偏与过之间的经济热度,本次加息,无论针对什么,效果怕都是微弱的。在7月份的那次加息,我就分析过这方面的一些趋势,反观这一个月来的走势,显然,更进一步的政策已然是事实,但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这么来看,仅靠央行仅靠单一的利率政策,效果甚微。但未来央行仍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将会有1-2次。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