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中国买家遭遇“乱战”
2006-11-23 10:00:11
2006/2007年度的铁矿石谈判将于近日拉开帷幕。坐在谈判桌前的对手依旧是三大矿业公司和以中国宝钢为代表的重量级钢铁厂商。本次国际铁矿石谈判,已是中国企业直接参与的第三次谈判。前两次,中国的钢铁企业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遭受了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的尴尬境地。在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谈判中,中国企业力图能够在多方博弈中求得更适合自己的公平……
谈判双方互不相让
据中国钢铁协会透露,宝钢今年仍将代表中国参与长期合同谈判的近70家钢铁企业。按照日程安排,11月供需双方将进行预谈判,12月进入正式的价格谈判。按照惯例,前面的几轮“谈判”大都只是双方立场和观点的沟通,真刀真枪的讨价还价要到明年年初。
三次回合中,对手没变,诉求没变,但彼此提供的供需数字却在变。作为前两轮铁矿石谈判的最大赢家,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依旧放出了价格上涨的口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公开表示,希望2007年的铁矿石价格能再提高3%-5%或5%-10%。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近日称,矿业价格在较高价位波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力拓矿业集团则扬言钢铁行业的前景很好,矿石价格明年还将上涨。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强调,明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势必出现向下调整的趋势,因为受近两年铁矿石价格飞速上涨的刺激,今年1—7月国内铁矿产量达2.96亿吨,同比增长35.3%,而钢铁产量则只增加了18.9%。宝钢和鞍钢等国内钢铁龙头企业在此前举行的青岛会议上也曾纷纷表示,这种变化将对明年的铁矿石谈判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中国钢铁企业在谈判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供需双方对未来铁矿石价格再次出现泾渭分明的判断。
中国铁矿石进口下降成为筹码
就在宝钢代表准备启程之时,一项关于中国市场铁矿石需求的最新数据出炉。
10月份进口铁矿石2197万吨,这是2005年2月以来进口数量的最低点。换句话讲,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降低,这对铁矿石谈判有非常大的帮助,将成为首轮谈判的砝码。
11月,铁矿石进口的重要港口——山东日照港的铁矿石压港数量达到了全年的最大值——720万吨,超过了2006年度铁矿石谈判期间600万吨的压港矿石量。与铁矿石谈判期间相比,目前压港铁矿石的货主也呈现出区别,现在的货主主要是钢厂,而过去的货主则主要是贸易商。据悉,目前中国港口进口铁矿石存货为3800万吨,多数为钢铁企业的冬储用矿石。
钢铁贸易行业近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因为国内铁矿石的产量在加大,而且价格比进口铁矿石低,所以贸易商已经没有太大的‘作为’了。”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铁矿石进口增幅比去年呈现下降态势,这是继中国铁矿石进口连续5年高增长之后首次趋向缓和。与此同时,国内的铁矿石开采投资则出现了大幅增长。今年1月至7月对矿山的固定资产投资更达200.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4%。
印度可能是最不稳定因素
在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开始之时,一些其他因素的出现正在打破均势头。
有分析认为,中国和印度铁矿石产量的大幅增长已经改变了3大矿业公司的垄断格局,2007年铁矿石合同价格下滑10%的可能性非常大。
目前,印度是中国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国,2005年印度出口中国的铁矿石数量近7000万吨。2006年铁矿石谈判涨价19.1%后,这一数字还在进一步提高。最新预计,2006年进口印度铁矿石将超过1亿吨。
此外,虽然印度不参与每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但是,印度铁矿石供应量将直接影响谈判价格。值得注意的是,铁矿石谈判前夕,经过民间机构的撮合,中国的数十家钢厂已经前往印度商讨购买铁矿石的事宜。
笔者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强钢铁业宏观调控、抑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降低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等措施的进一步到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铁行业的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铁矿石市场供求关系将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