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把央企重组与股市绑在一起
2007-01-09 10:01:3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召开会议安排布置接下来的工作。最近由国资委主持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了今后三年中央企业改革的目标。其中,中央企业减少到100家与整体上市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在中央企业掌控国民经济命脉之后,中央企业的改革动向已经成为牵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敏感因素。所以,中央企业即将实施的兼并重组势必会涉及到上万人和部门的利益,而且兼并后企业的整体运作方向也会波及行业、股市等领域……
国务院要求加快调整央企产业布局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为了尽快培育出30户到50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也已上报国务院,不久就要下发执行。根据《意见》,国资委将在2007年加大重组力度。具体来说,国资委将按照中央企业21个业务板块调整规划,遵循市场规律,研究方案和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央企业重组。
国资委权威人士此前曾表示,每一个行业将最多只保留3家龙头公司。这也就预示着将有一大批中央企业进入重组程序。而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任期(2003年至2006年)的经营业绩,或许将成为企业存留与否的重要依据。
在笔者看来,李荣融之所以将这个《意见》放到很高的位置,是因为这个《意见》是对国务院国有企业重组目标的一个分解与执行。
早在2006年末,国办就转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6]97号)文件。该文件在推进国有资本集中、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其中对中央企业提出的要求最高。
所以,国资委大力推行的《意见》是在为国务院的目标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看到,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 “未来三年,从2007-2010年,央企数字要从现在的159家,减少到100家”。
中央企业改组方式主要做减法
除了表示加快推进中央企业重组的决心之后,李荣融更提出了中央企业改组的集中主要方法。
中央企业重组的主要方式是:中央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一般中央企业并入优势大型中央企业;科研设计院所与相关中央企业重组;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主业集中;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重组等。采取哪项措施和方式,将根据各企业的不同情况,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关键是把企业搞好。
一、在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方面。如之前建材科研院、有色设计院、天津水泥院、中讯设计院、食品发酵院、中机国际工程院、重庆汽车所、寰球工程公司等科研院所进入相关产业集团。
二、在强强联合方面。如港湾集团与路桥集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的重组。
三、在“窗口”公司并入大型骨干企业方面。如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并入中铁建,中国海外工程公司并入中铁工。
四、在通过产业整合拓展和完善相关企业业务链方面。如中土畜、中谷粮油并入中粮,药材公司并入医药集团。
五、一批困难企业扭亏脱困,如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并入建材集团;国开投托管中包公司,诚通集团托管寰岛公司、接管普天集团8户亏损企业。
国资委把央企与股市“绑在一起”
此外,李荣融还表示,2007年,国资委将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鼓励、支持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上市公司。中央企业要积极拥护、支持和推进企业改革与重组。要加快股份制改革的步伐,有条件的要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母公司整体改制、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改制条件的,要加快推进子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要以主营业务资产统一运作、做优做强上市公司为目标,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在笔者看来,鉴于央企的赢利能力增长很快,及董事会制度的全面展开,整体上市的难度不会太大。
因为,目前,包括A股和H股在内,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尚不多。整体上市的好处自不必多说。整体上市可杜绝目前上市公司盛行的关联交易、母公司与大股东恶意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股市顽疾。
而且早在2004年,国资委就开始对整体上市的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可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试点调研。此后,神华集团、宝钢集团先后在H股和A股实现整体上市。整体上市后,国资委还选择了宝钢、神华进行董事会试点工作。
2005年11月,中石油就已经出资61.5亿元收购旗下3家上市公司;2006年2月,中石化曾持资143亿收购旗下4家子公司。以上举动也都是中央企业整体上市的内容之一。可见,国资委已经把中央企业与股市绑在了一起。
亚博联合咨询 北京经济观察员 张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