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流动性过剩加息已在所难免

2007-01-18 09:07:26    

15日,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平静:央行公布2006年全年的金融统计数据、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1200亿元的央票,紧接着16日,央行再次在公开市场发行2100亿元央票,创下了单次发行的历史新纪录。股票市场上,上周四、上周五,上证指数出现了几个月来少见的连续两日大幅回落,上周末收报2668.11点,抹去了今年以来的涨幅。其实,所有的这些举动都指向一个问题:中国现在的流动性严重过剩……

 

06金融数据出炉 央行今年调控压力仍重

15日,央行昨日公布了2006年全年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在货币供应方面,M2M1全年呈现前者增速放缓、后者增速加快的走势,前者回落到央行年初设定的16%的目标,后者不但远高于14%的目标,而且是自20052月以来的23个月内首次超过M2M1增速超过M2,按照传统理论预示着通胀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宏观调控的压力仍存;去年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在股市活跃的背景下,股市分流储蓄的情况明显。贷款方面,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3.18万亿元,超过2.5万亿的全年目标。贷款结构长期化趋势引人关注: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远远大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析认为,由于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这也表明今年的调控任务仍然不轻。

 

阻击流动性过剩,07年央行主动出击

贯穿在2006年政策出台的始终,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被摆上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走进2007年,局面仍在继续。15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正式实施,意味着金融机构上缴约1500亿元流动性。而与此同时,央行决定16日将在公开市场发行2100亿元的央票,这一发行数量创下了单次发行的历史新纪录。前后两天,央行即大笔从机构手中和市场上收回了3600亿元的流动性,这在国内货币政策史上极为罕见。但是这也许只是央行在2007年内与流动性过剩问题作战的一个开端。

15日央行发布的20061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2月末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93万亿元,同比多增5226亿元,其中财政存款增加2919亿元。这组数据讲通俗一点其实就是:中国现在钱太多了。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约合8万亿元人民币,而央行只发行了2万亿央行票据冲销,还有6万亿元资金留在了市场,在乘数效应下,等于起码有30万亿元的热钱在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上兴风作浪,导致股价、楼价等资产价格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暴涨。而造成流动性泛滥的根源在于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储蓄率太高,并且财政存款的增速远远快于其它存款,这为银行放贷提供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的因素则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为历年之冠,这导致市场流动性进一步过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报告预测,2007年出口增速会有所回落,但是进口增速却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贸易顺差仍将持续增长。

 

解决流动性过剩,加速人民币升值和加息再次摆上桌面

但是如何控制流动性的问题,显然并不像列举问题那样简单。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曾表示,不排除运用更多措施控制流动性的可能性,他还指出,如果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肯定会扩大。如此言论引发了市场无限遐想。市场普遍认为,虽然人民币加快升值是使经济降温的次优选择,但是其升值幅度在今年无疑会有更为显眼的表现。从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市场预想的那么大,人民币加速升值将是一个趋势。但是升值只是解决目前流动性过剩疾病的一个‘慢郎中’。”汇率只能有助于控制和减小贸易顺差、减慢流动性的创造过程、促进经济体系的稳定,靠汇率本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除了汇率,利率也在被频频提及,不少经济学家均表示,年内央行升息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不少经济学家认为:2007CPI将达到3%,通胀压力在上升,这对利率和汇率带来决定性影响,央行将在今年上半年提高存贷款利率27个基点。更又报告认为,持续外贸顺差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甚至将使央行在年内采取12次加息。实际上,目前是否升息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先行的政策的效果如何。而现在还无法确切的清楚年内是否会再采取加息的手段,这要看经济走势以及调控措施的效果来综合分析,今年会不会动,什么时候动,动多少要看这些因素来决定。

 

加息在所难免,但目的还在于阻止股票资产泡沫化

不过,从央行日前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市场反映来看,市场似乎并不“买账”,银行间债市7天回购利率延续了上周的不升反降,一路走低态势。15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跌0.9%,达到了1.3851%。其中代表性的1天和7天品种均显下行走势,下跌幅度为0.772.73个基点。同日的上证国债指数也收涨于111.52点,上涨了0.05%。而目前商业银行存贷差较高,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保持在高位,因此银行可用资金规模大,对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冻结资金的反应有限。虽然,短期内央行加大回笼力度对市场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这种趋势形成之后,长期内市场会有反映。考虑到一季度是银行集中放贷的高潮,同时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宏观调控让银行的信贷项目大大压缩,进入新的一年将会出现大幅度反弹。因此,此次央行紧缩信贷、紧缩流动性的意图一旦不能实现,加息将在所难免。

实际上,加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即在于避免股票资产的泡沫化、遏制股市高涨。就在央行开始先发制人,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1600多亿的同时,证监会叫停新股票基金发行,减缓A股市场大规模投资资金的流入。进入新的2007年后,在去年以来形成的赚钱效应鼓舞下,新年开始后仍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据一项最新统计,目前A股市场的场内个人和机构存量资金已达7000亿元左右,是去年初的3倍多。其中,去年12A股市场就出现资金“冲刺进场”现象,单向流入超过千亿元。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自去年以来持续上涨后,已把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吸进了投机的大军。从新年开始后不到半个月中,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证监会相继推出调控措施来看,管理层已开始担忧股市等资产市场出现泡沫化。因此为避免股票等资产出现泡沫化风险,下一步央行推出类似加息这样更严厉的调控措施是不可避免的。

 

解决流动性过剩,除了货币政策还需要其他政策配合

但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货币政策,而要同时发挥其它政策工具的作用。针对引发流动性问题的内外两个因素,首先需要减税和增加福利支出,解决政府储蓄的快速增长;同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由独立于央行的机构负责外汇储备管理,发行特种债券对冲外汇头寸,割断外汇占款被数倍放大形成基础货币投放的链条。加快人民币升值、扩大消费和投资、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些措施要同时进行,有的见效快有的见效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资产价格重估的问题,使得资产价格膨胀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