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出任日首相中日关系或迎来新格局
2007-09-26 09:37:14
福田当选首相,中日关系至少在最近十多年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格局。这一格局的标志是:中日将以理性、务实的方式处理彼此认为最为敏感的问题,以此保证中日关系至少有一个比较平稳的氛围,使得两国的人民有心情聚焦两国间错综复杂的结构性矛盾……
福田今日将被国会任命为首相
安倍突然辞去日本首相一职后,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和自民党的党干事长麻生太郎为首相一职展开了争夺。23日,执政自民党在党总部召开党籍参众院国会议员联合大会上,在总共528票中,福田以330票击败三度挑战总裁宝座的麻生太郎,获选自民党第22任总裁,今日将由国会通过为首相。
福田康夫出任日本新首相,这对一直在努力化冰的中日关系来说,恰似逢春雨、迎春风。没有理由不相信,在其任期间,中日关系会得到温和的气候,加速解冻,加快融冰,加大走向理性、稳定、发展的道路。当然,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不可能立即解决,但是,至少中日之间会大大增加共识。
福田是个“亲华温和派”人物
现年71岁的福田康夫,是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的儿子。 1959年大学毕业后,大学毕业后曾在日本丸善石油公司任职17年,他在父亲福田赳夫于1976年当上首相后,曾担任一年父亲的秘书官。1990年福田赳夫宣布退出政坛后,福田康夫于53岁正式出马竞选众议员并首次当选,其后曾当选六届众议员。2000年,他被森喜朗内阁拔擢为内阁官房长官,其后又在小泉内阁时担任官房长官。福田于2004年因被发现未缴纳国民年金而被迫辞职,其后未再担任公职。
福田虽在政坛资历不深,但政治手腕高超。凭借其父福田赳夫的威望,在自民党最大派系“町村派”(前“森派”)内拥有很高威望。2000年,森喜朗“三顾茅庐” 请出福田接替中川担任内阁官房长官。森喜朗在执政后期屡屡失言,福田均竭力维护,并助其平息了加藤一逼森喜朗下台的“加藤之乱”。2001年小泉上台后,由于在执政党内的基础薄弱,且从政经验不足,所以继续任命在派系内具有特殊地位的福田担任官房长官。尽管在亚洲外交尤其是靖国神社问题上福田普遍被认为是“亲华温和派”,但福田部分政策取向并不属于“鸽派”。他无论在行政或政策的思考抑或运用上,都是日本官僚体制与自民党主流派权益的坚定维护者。
福田赞成与中国发展长期良性关系,主张建立新的无宗教国立战役者追悼设施,以区别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福田重视构筑日本亚洲外交,他在福田赳夫提出的影响日本东南亚外交政策的“福田主义”基础上,发展推出“新福田主义”,强调“应该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实现构建东亚共同体。
福田出任首相有利于中日关系得到实质进展
福田普遍被认为是“亲华温和派”,更曾被日本右翼保守势力骂为“媚中派”和“卖国奴”,扣上大帽子,备受打击。不过,中国对福田是最为信任,并寄予最大的期望的。福田出任首相之后,中日关系会得到实质性的发展。长期来看,这对中日两国人民来说是有利的。
其一,福田明确表达了正视中日历史、继承“村山谈话”精神的态度。竞选期间,福田在论及如何看待“村山谈话”时说,“村山谈话”是当年日本首相的表态,“有必要认为是正确的”。他表示,如果自己就任首相,仍将继承“村山谈话”。199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日本过去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巨大损害和痛苦,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其二,福田有决心、有能力处理好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最为棘手的靖国神社问题。福田康夫支持建立新的战争纪念场所,以区别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过去他曾不断批评小泉的外交政策,指责小泉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与中韩等亚洲国家的关系。由此可知,福田出任首相之后,不会采取参拜靖问题神社的手段来刺激中国。其三,福田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有可能采取更加稳妥的办法。为了稳定中日关系,福田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过多与中国唱反调。
我们知道,中国必将对福田康夫高度重视,会全力抓住这一个难得的改善中日关系的机遇。一、做好今后福田访华的工作,力争将中日关系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层次。二、如果中日关系得到较大的发展,胡锦涛主席也有可能尽快在福田任期内访日。三、力争与日本达成更多的政治、安全共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福田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但是,这样的一个过渡性人物,完全有可能使中日关系过渡到更好、更安全、更大的发展阶段。整体来讲,现在在目前日本比较有名的政治家当中,福田是对中日关系最稳定的一个人。福田的稳定,必然是日本对华政策稳定、中日关系稳定。
当然,福田上任之后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中日关系的深层矛盾结构,很多问题是需要时日来处理的,不是福田一人之力就可以应对的。中国对此不会盲目乐观的,不会不切实际地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