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重新崛起的三项“铁律”
2007-10-22 10:08:58
上周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资料显示,中国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商巨人网络已经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如若一切顺利,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将于下月初登录纽交所。而在“2007胡润百富榜”中史玉柱以280亿元身价成为IT首富。从巨人大厦到脑白金再到巨人网络,史玉柱重新崛起的背后有着太多引人注目的地方……
凭一款网游重新打天下
上周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资料显示,中国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商巨人网络已经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IPO主承销商为美林银行和瑞银集团,联合承销商为摩根大通、CIBC世界市场、Piper Jaffray和SIG。巨人网络上市将募集5439万股公众股,占其总股本的20%。公司创始人史玉柱上市前持股14000万股,占公开上市前的68.43%。根据巨人网络招股说明书,2007年上半年,巨人网络营收总额为6.87亿元,相比2006年上半年同期增长了734.17%,同期净利润高达5.12亿元,而其收入来源为运营的首款网络游戏《征途》。
如一切进展顺利,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将于11月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纽交所的IT概念公司。只凭着一款网络游戏《征途》,史玉柱已经位列“2007胡润百富榜”的第15名,身家达到280亿元,在上榜的IT富豪中排名第一。业内人士预计,在巨人网络上市之后,史玉柱的身家总和有可能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崛起背后探寻“前尘往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运作“巨人汉卡”赚下第一桶金,到1993年使巨人公司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1997年因为巨人大厦他沦陷为当时中国内地个人“首负”;从2000年,开始运作“脑白金”,后又以“神秘人”身份宣布清偿巨人大厦所欠的预售楼花款,到2005年,进军网游,推出《征途》免费网游的新规则,一年后做成了用户数第一。
面对众人的疑问与好奇,史玉柱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首次坦然回应:“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是我带领团队充分关注目标消费者的结果。我今天的成功和过去的失败有很大关系,过去的失败缘自管理和战略的失败,我现在追求的是完美主义”。
“为何有人这样看我?因为我曾经是失败者,而且失败得轰轰烈烈,当年是中国个人负债最多的‘首负’。在一些媒体印象中,提到失败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史玉柱坦然调侃、自我剖析,“这可能就是中国文化。硅谷是容忍失败的,而且投资人对失败次数比较多的人更信任,觉得你有经受失败的经历后才能避免失败。相比之下,国内环境对失败者还不够宽容”。
面对种种非议,史玉柱几乎从不作任何解释。“我确实不太重视企业宣传和个人品牌形象塑造,我最关注的是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研究,对非消费者的人和看法一直都比较迟钝。”有意思的是,他的这一作派被媒体误解为“孤独者”。 对此,他表示,往往真正了解我的人是不说话的,最有资格说话的是我的消费者;爱批评我的人都不是玩家和专家,甚至没有玩过网络游戏,或者从未吃过脑白金。最令他感觉哭笑不得的是,世面上已经流传了三本《史玉柱传》,而没有一本是采访他写出来的。
尽管史玉柱给外界“沉浮”、“动荡”等印象,但其“嫡系”却相当稳固。征途网络总经理刘伟介绍,虽然经历了巨人公司数年的停业,但现在脑白金的分公司经理一半都是最初做脑白金时就进入的,这些人在脑白金已经六七年了,而脑白金和征途的多数副总更是早在1992至1994年期间就是巨人公司的员工。
三项“铁律”勇于承认错误
学界有一种说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三代企业家:改革开放初期,以大邱庄禹作敏、邱二村陈银儿,以及步鑫生、马胜利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有的因违法走进监狱,其它的也大多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联想、海尔、方正、华为等企业为代表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企业家,他们以低成本制造优势参与了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奇迹;上世纪末,随着新的商业模式不断产生,催生了以沈南鹏、陈天桥、江南春、马云、李彦宏等第三代民营企业家。现年45岁的史玉柱几乎是个例外,他经历了后两个时代,并从“零”甚至“负”开始成就了其商业奇迹。
对于这两代企业家的成功,史玉柱的看法是:“第二代都是高速成长,基本功做得很好;第三代在商业模式上研究很深,他们总是赢在商业模式上,如马云”。
对于外界经常冠之于其身的“豪赌论”,他非常惊诧:“有人说我豪赌,恰恰相反,我是胆子最小的人。我投一个产业,有几个条件:首先判断它是否为朝阳产业;其次是我的人才储备够不够;还有资金是否够,目前的现金是否够;如果失败了是否还要添钱,如果要添钱我是否准备得足够多。”
“我的观点是,宁可错过100次机会,不瞎投一个项目。我一直反对多元化,我不会再开第三个东西,我的下半辈子就靠做网络游戏。我已经45岁了,摔完跤后这几年感觉自己的冲劲越来越小了。”
“这10年来,我一直都在吃老本。如果老本吃光了,我肯定又危险了。”
那么,史玉柱的“老本”是什么?就是史玉柱为自己制定的三项“铁律”:一、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意识,每时每刻提防公司明天会突然垮掉,随时防备最坏的结果;二、不得盲目冒进,草率进行多元化经营;三、让企业永远保持充沛的现金流。在此之外,史玉柱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那就是懂得了研究消费者。
在2001年3月31日,史玉柱第二次进入央视《对话》节目,在节目中,华贻芳提到巨人集团出事之后,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交给了史玉柱,这首打油诗的内容是:“不顾血本,渴求虚荣;恶性膨胀,人财两空;大事不精,小事不细;如此寨主,岂能成功。”这首打油诗后来被史玉柱挂到了办公室的墙上。在听过了史玉柱对于过去失败的反思之后,华贻芳又在现场送给史玉柱一首打油诗:“现代企业,大事两桩;经济文化,半斤八两;既能赚钱,更会育人;如此寨主,方成好汉。”在这一次《对话》节目中,史玉柱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能够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批评的企业家形象。这样的形象,再加上“还债”之举,容易让公众改变对他的印象——毕竟,购买过巨人大厦楼花的人数量并不大,尽管巨人集团的危机导致这些债权人损失惨重,史玉柱在3年后还债未必能够平息他们心中的不满,但会对史玉柱未来事业前景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他们的不满,而是公众的印象。
另眼看传奇之“倾覆”与“颠覆”
改革开放的中国造就了众多的商界传奇,无论是研究成功还是研究失败,史玉柱和其创立经营的巨人公司都是不可错过的一个标本。每个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再到成熟,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躁动的草莽阶段,不过都不如史玉柱和他的巨人这样跌宕起伏,这种大起大落放到任何企业身上,都可能成为商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巨人被关注还在于,无论是保健品还是游戏,都是充满争议的行业。
在充满争议的行业以充满争议的方式经营,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及失败,巨人成为舆论焦点有着必然性。因为巨人的成功
颠覆了一些传统的规则,比如社会伦理,比如管理教条,所以巨人的成功就会让很多人感觉不舒服,巨人的倾覆就被很多人期待,但是巨人不但在失败之后“晃晃悠悠的又站起来了”,而且马上就要上市了,从一个另类公司逐渐向一个更规范的公司转化。
45岁的史玉柱说自己将把网游作为自己坚守的一个领域,不会再去“做第三个东西”,从信息产业到保健品,然后再回归到信息业,史玉柱的故事像“浪子回头”,从这个角度,巨人的上市像是个自己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资本市场对收益回报的要求会时时提醒它的上市公司已经具有了公众性,而不再是一个个人可以任意发挥的玩偶。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企业,业已沉稳成熟的领军人物,受到资本市场推动和制约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之后的巨人可能不会再给社会带来那么多的颠覆性冲击,但也因此少了倾覆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