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价调整是资源价格改革加速的信号

2007-11-05 09:44:05    

国家发改革委10月31日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日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新的资源税改革方案日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征收方式拟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方案近期或许将会出台。原来市场预期由于CPI很高,相关改革速度会放慢,但这次油价的调高似乎释放出相关改革速度可能快于预期的信号……

成品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月31日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 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480元和5020元调整为5980元和5520元;上浮8%后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6460元和596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4元和0.46元。液化气出厂价格相应提高。国家还决定适当提高化肥以外工业用天然气出厂价格和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以缩小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的差价,抑制工业项目用气的过快增长和汽车用气的盲目发展。
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相关的铁路货运、民航客运、公路运输等服务价格或收费需适当调整。为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和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同时,国家对农业、林业、渔业、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行业给予适当补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要努力增加成品油生产,做好生产和调运工作,及时组织成品油进口,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影响。去年年初,国务院已经确定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在实现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基础上,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没有调整,但国际市场价格在3月份开始上涨,特别是近两个月加速上升。9月13日和10月25日分别突破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10月29日冲高至每桶93.53美元。目前的价格比今年初上涨了30美元。我国原油消费近一半靠进口。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按每桶80美元计算,炼油企业每生产一吨成品油亏损1000元。按90美元计算,亏损数额更大。由于炼油企业亏损,造成了部分炼厂特别是地方炼厂停产和半停产,严重影响成品油市场供应。近一段时间,部分地区出现油源偏紧、停供限供的现象。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是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市场供应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价格改革、促进能源资源节约的迫切需要。

新资源税改革方案可能于近期出台

新一轮资源税改革基本定型。据权威人士透露,新的资源税改革方案日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征收方式拟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方案近期或许将会出台,但具体时间不好确定。

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目前我国资源税征税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

我国现行资源税采取的是从量计征的方法,对课征对象分别以吨或立方米为单位,征收固定的税额。拟改革的从价计征,就是
以产品金额为单位乘以一定的税率来计算税额,此举可以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

资源税改革将提高资源产品价格,从而造成上游生产资料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市场一直担心,此举将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上行压力。

但资源税改革意在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资源税改革理论上或许会导致物价短期上涨,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节能减排与物价稳定之间,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而且现实中资源税改革也不至于影响经济的基本面,未必会对CPI产生太大影响。事实上,对有色金属行业来说,资源税的改革不会影响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不存在推高物价的可能。这部分产品我国企业都没有定价权,完全是受国际市场的左右,税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资源税率的上调只意味着增加企业成本并不会改变供求关系,充其量可能会影响利润分配,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但能否转嫁到产品价格上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

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可能快于预期

从十七大报告来看,资源使用制度改革将是本届中央和下届政府的工作重点。而资源使用制度改革,说到底,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成品油、天然气、水、土地和各种矿产。原来市场预期由于CPI 很高,相关改革速度会放慢,但是十七大报告以后我们曾两次提出,相关改革速度可能快于预期。我们依然坚持这个观点。从大了说,成品油价格提高是资源使用制度改革的一步,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小了说,成品油改革是国际市场油价飙升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政府和市场对成品油价格改革的负面效应过于担忧,事实上,从美国和日本等多的经验来看,油加飙升对本国的通胀的确构成了压力,但是并不明显。成品油价格上涨对于企业盈利而言影响不大,根据完全消耗系数表来看,成品油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很小的,电力和水的影响也不大。不过,矿产资源改革的影响要大些。

矿产资源使用改革,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不能低估,但是也不能高估。对于部分采掘业而言,成本转嫁能力比较差,因为是国际定价的,比如铁矿、石油等,因此,资源使用制度改革只会减少这两个行业的利润,而不会对整个经济构成太大影响;对于部分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由于国内产量比较大,具有一定的定价权,这部分产品的成本会转移,从而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整个采掘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完全消耗系数大于2.4,因此值得警惕。但是,至于会不会造成通胀上升,则另当别论,因为价格的传导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如果整个经济的供求关系还是比较宽松,价格传导会比较困难。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