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国资整合再进一步

2007-11-13 09:16:21    

引人关注的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上海金融控股集团的脚步开始迈出。浦发银行7日晚公告称,上海国际集团原有股东的股权已全部无偿划转至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国际集团由此成为国有独资公司。作为理顺股权的第一步已经走出,其后是关键的整合,而事件的背景是上海怀揣的国际金融中心梦想……

理顺股权的第一步完美迈出

浦发银行公告称,公司近日接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通知,根据上海市国资委的有关批复,上海国际集团原股东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国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所持股权全部无偿划转至上海市国资委。

股权划转后,上海市国资委为上海国际集团惟一股东,上海国际集团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5.58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开展以金融为主、非金融为辅的投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业务等。

上海国际集团成立时,有关部门赋予其担任的使命是:以金融产业为主体,具有投资控股、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三大功能,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进行投资、资本运作、资产管理和咨询、招标服务。

不过,今年8月中旬,原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吉晓辉兼任上海国际集团及浦发银行董事长、中国银联原总裁万建华空降担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后,外界普遍认为上海国际集团将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上海
国际集团将以浦东发展银行为主要平台,整合上海国资系统各类金融资产,打造上海金融控股集团。

在国资委成立以前,由于国有资产的国有出资人缺位,相当一部分国有金融资产分散在各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此次股权划转实际是将上海国际集团的股权关系彻底理清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上海国际集团的资本金。

上海打造金控集团设想由来

2003年下半年,上海市金融办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前往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等金融城市考察,回国后考察团起草了一份报告,提出了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路。2004年开始起草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规划》里,也把打造金融控股集团作为重要内容。

曾参与过上述两份报告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副会长潘英丽表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与外资实力相当的本地金融机构,打造金控集团的设想由此而来。上海金融主管部门并非没有考虑到行政主导资源配置的弊端,而是想通过金融控股来化解一些行政干预。具体而言,假如通过金融控股,是否有可能使得政府不直接干预底下的金融企业,就可以隔断传统的行政干预模式,避免直接干预子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来管理,被控股公司的运作或许有可能更加市场化。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众多分析人士反对。截至目前,上海国有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治理结构远未完善,缺乏市场竞争力。其他地方的金融机构如招行、深发展、平安等,发展态势已明显领先。实践已经表明,减少政府干预,充分市场竞争,直面优胜劣汰之大势,是金融企业成长发展之必然。很难想象政府摇篮能够哺育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机构。“将小舢板捆绑起来是否就能成为航空母舰?”

央行上海总部6月18日发布的《上海金融稳定报告(2007)》即提醒道:目前上海一些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已具备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但未能对所控股的金融机构实行一体化的经营和专业化的管理。

关键性的整合以及蓬勃的地方金融梦

上海国际集团自身股权的归一,与上海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只有将分散在不少企业手中的各类国有金融资产集中归并进上海国际集团,才能说上海国际集团朝上海金融控股集团方向靠近了。

上海国际集团目前拥有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等子公司,还发起设立了华安基金、长江养老保险等公司,另参股了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申银万国证券等10余家金融企业。控股和参股的金融企业资产规模相当庞大,如果最终成功整合为上海金融控股集团,全部涉及的金融资产在1万亿元以上,并持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所有金融企业的牌照,堪称不折不扣的“国资金融巨无霸”。

据此前消息,上海国际集团打造金控集团的步伐,方案之一是浦发银行与上海银行将仿照“汇丰+恒生”模式,通过相互持股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作为未来上海金控的银行旗舰。但据上海银监局有关人士透露,由于上海银行本身股权的复杂性,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上海银行不合并进上海国际集团,该行将像北京银行一样,选择独立上市。

前些时候,广东省金融服务办公室起草了一份文件,明确将金融列为全省重点产业,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使广东省金融业产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和11%,金融机构实现利润要达到1000亿元。依据规划,粤财控股及旗下的广东粤财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参考国内外经验,将分别成为省级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平台和融资平台。据悉,这一控股整合正在低调进行。同期,北京市传出市国资委有意整合旗下国有资产,酝酿首创与北控重组,但至今未有下文。由南到北,地方国资在经历分合后逐步壮大,而新一轮的国资整合大幕正悄然拉开,主角自是地方经济强省。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