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增长过快点燃紧缩最后一把火
2007-11-21 10:00:21
在PPI、CPI、外贸、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纷纷创出新高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再创今年新高。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至此,综合十月各项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持续“高烧”的局面并没有得到缓解,紧缩的消息“山雨欲来”……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创今年新高
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38800亿元,增长1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192亿元,增长31.4%。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8830亿元,同比增长13.8%;地方项目投资80123亿元,增长28.6%。
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70亿元、39048亿元和488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29.6%和24.7%。
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258亿元,同比增长24.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1440亿元,增长12.3%;非金属矿制品业投资2159亿元,增长53.5%;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982亿元,增长14.5%;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983亿元,增长33.4%;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6017亿元,增长9.4%;铁路运输业投资1590亿元,增长7.9%。
从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78995亿元,同比增长27.2%;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完成4210亿元和5254亿元,分别增长30.7%和19.2%。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截止到10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282512个,同比增加33643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0757亿元,同比增长18.7%;新开工项目191086个,同比增加22518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6704亿元,同比增长26.5%。
房地产业投资过快成为最大隐患
正当外界庆幸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第四项宏观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有所回落时,16日的数据却再度发出警报: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6.9%,增速高于1-9月的26.4%,且为今年最大增幅,同时也略高于去年1-10月的26.8%。从1-10月累计数据推算,10月份当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高达31.7%,远高于9月份的24.8%。
投资增幅偏高的背后有物价上涨因素,但不可否认投资后劲仍足,估计央行短期内可能再次加息以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同于以往。往年,固定投资以及支撑固定投资的信贷增幅,都会在下半年开始紧缩,而今年这两项指标一直持续高位。央行近日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就显示,截至10月末,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速已达17.66%,远远高于全年15%的监管要求。这就意味着未来两个月的固定投资仍然面临反弹压力,因为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以及新开工项目的投资额都在持续上升。
房地产投资加快表明这个住房建设、城市建设温度还是不断在升高,这个方面变化带动重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六大行业投资在加快,所有这些变化都可能对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会起到一些推动作用,这个苗头还是值得高度警惕。
紧缩行动“箭在弦上”
由于前期项目开工过快以及调控政策的时滞性,所以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偏高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投资率偏高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如果不能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恶化,将有可能使经济增长由目前的偏快转向过热,从而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另外,投资增长依然主要来自于高耗能的第一产业以及房地产业,而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明显高于中央直接投资。这一走势再次提醒人们,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投资继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加大了今后节能减排工作的阻力,而且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打折扣。
针对高位的固定投资数据,预计监管层会出台调控措施,紧缩将不可避免。不过,随着央行日前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某些过去两三年一直开着同一个药方——人民币加速升值、持续加息的人可能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