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收益高企背后的隐忧
2007-01-29 09:51:42
2006年全国社保基金期间经营收益率达到了29%,主要由于06年的股票牛市,社保受益比之以往足足提高了一倍。在去年社保基金案频发的大背景下,受益的突然增高其实暴露了社保基金运作的很多隐忧……
股票牛市保证社保收益率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24日说,经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社保基金实现投资收益195亿元,投资收益率达到9.3%;扣除股权投资,在资本市场投资浮盈达424亿元。已实现投资收益和浮盈合计达619亿元,按此计算,期间经营收益率达到了29%。而2001年到2005年的5年间,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总收益为14.15%,06年的成功投资让社保受益提高了一倍。
据了解,社保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大致为:30%用于股票投资,55%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另外15%用于实业投资。项怀诚将良好的经营业绩归功于2006年红火的A股市场,此外,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在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股权投资中收益率接近300%。项怀诚表示,虽然去年投资收益的50%来自于股票市场,但鉴于全国社保基金的性质,今年,理事会尚不准备进一步提高投资股票市场的上限。社保基金会仍将秉承“安全持仓、稳健操作,长期投资”的理念来指导未来的投资运营。
除了在投资收益上取得优异成绩外,在过去一年中,社保基金海外投资以及在做实个人账户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2006年年底, 8.5亿美元资产已经投入海外市场,取得2.02%的投资回报。
2006年11月底,全国社保理事会与10家海外机构正式签署委托投资协议,社保基金海外投资全面启动。对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获取这样的收益,项怀诚解释说,这主要得益于香港股票市场行情上涨,他表示,截至2007年一季度末,首批16亿美元将全部投向海外市场。社保理事会投资部主任李克平证实,其中80%的资产将配置于海外的股票市场。
越来越多的参保人数
同日召开的全国养老保险暨社会保险局长座谈会上介绍到,2006年全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五项基金总收入8517亿元, 同比增收1549亿元,同比增长22.2%,扩面征缴创造了新的纪录。
其中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分别达到6223亿元、1728亿元、385亿元、119亿元和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2.2%、22.9%、15.8%、28.3%和41%.基金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结余达到8006亿元,比上年底净增1956亿元.
此外,2006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扩面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分别达到1.8649亿人、1.5737亿人、1.1187亿人、1.0235亿人和6446万人,比上年增长6.64%、14.1%、5.1%、20.7%和19%.
其中,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亿人大关,成为第4个参保人数过亿的险种.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实现突破,有2367万人和2538万人分别参加医疗、工伤保险,比上年底增加1878万人、1286万人.
社保基金反思
关于2006年的社保基金,更吸引眼球的是社保基金案爆发的规模和频率,可谓前所未有。7月案发的上海社保案,第一次以骇人的挪用金额凸现于公众视线。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社保资金挪用案,而随之其后云南等地出现的一系列社保案件,据统计共有70多亿社保基金遭到染指。
一方面社保基金规范不严,漏洞百出,另一方面去年又将更多的人、财卷入其中。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作为做实个人账户迈出的重要一步,9省(市、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正式交由社保基金会投资运营。由于该部分资金并入社保基金大账内共同投资运作,因此其收益率与社保基金大账相同,大大超过了当初承诺的3.5%的基本收益率。这部分老百姓的养命钱不仅仅真正的“活”了起来,还得到了大幅增值。
让笔者担心的是,在社保基金的“栅栏”没有扎好的前提下,不但不断扩大基金规模与人数,同时将“老百姓的养命钱”与其他心理分量稍差的其他社保基金共同投资运作,这是否仅从老百姓的感受上也有些不妥?今天海内外股票牛市托起社保收益率高涨,自然是个圆满的交待,但如果投资失利,不同部分的资金给老百姓心理上的损失还是不同。更重要的还有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帐户上还存在着几万亿的缺口。
中央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社保基金的运作、使用上恐怕要从头反思。将越来越庞大复杂的社保基金依托于单一的牛市或政府规划操作,本身就触犯了“不要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