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长江”比三峡工程更伟大
2007-04-17 09:48:33
14日,由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编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长江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 有其他研究报告显示,长江已经成为世界上破坏最严重亚洲五大河流之一。记得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中有“保卫黄河”的歌词,如今,我们也该喊出“保卫长江”了……
长江“体质”全面恶化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长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由于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与长江洪水峰高量大矛盾十分突出,而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相对仍显不足,三峡工程建成又将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动、蓄泄关系、江湖关系及河势发生新的变化,长江防洪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此外,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整体呈恶化趋势。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六百多公里,岷江、沱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
长江生态系统也在不断退化,长江物种减少、保护工作紧迫而艰巨。国宝白?豚难觅踪迹,长江鲥鱼不见多年,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长江流域天然捕捞产量从1954年42.7万吨下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十万吨左右。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目前呈减少的趋势。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年土壤侵蚀量14.1亿吨。长江干流的泥沙也造成中下游主要湖泊的淤积。
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十条河流》报告称,长江被列入面临严重危机的名单中。事实上,长江的污染不但严重威胁沿岸流域五百多个城市居民的饮水卫生,连长江河口及附近的海域,都已受到严重的污染,当地水域已出现有毒藻类增生的现象。今年2月,四川全境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发现其水质污染物的强度增加、超标污染物大幅扩散。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四川况且如此,中、下游的污染情况更不难想象。因江水被拦截,中、下游的污水无法获得稀释、河川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水就流入了东海。
三峡工程负面影响显现
长江沿线水位下降的同时,三峡大坝的蓄水已经进入第3年。去年10月27号,库区蓄水达到156米。中国普通百姓目前并没有见到“高峡出平湖”带来的好处,相反长江却出现百年不遇的枯水。依据中国长江水利委员会估计的数字,仅沿江航运和渔业经济损失就高达180亿元。
今年才刚刚开春,长江上、中、下游纷纷创下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低水位。不少民众在裸露出的河床上做起日光浴、打牌、放风筝甚至挖宝。内河航线四百多公里,2005年至少还有一百多公里,现在则全线断航。往年枯水期从11月开始,但去年却提前到九月,算起来此次长江枯水期比往年提前了大约两个月。早在1月上旬,长江下游包括九江、南京就先后创下同期历史最低水位,从去年11月20日到1月9日,水位就降了五公尺多。上游宜昌水位也写下有水文记载130年来的最低纪录。有舆论认为,长江百年不遇的枯水是三峡大坝拦水的结果。
据路透社报道,由中国副总理回良玉率领的一个政府代表团目前正在荷兰访问,希望学习荷兰成功的水利管理经验,荷兰一些水利公司也有兴趣前往中国投资,兴建水利项目。有国外学者认为,三峡大坝的建设似乎更注重发电、航运等工业性效益,对农业的考虑欠佳。“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决策者犯了错误。”
同比较干旱的北方比较,长江流经的南方地区水资源不是短缺,而是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对长江水的过份依赖,加剧了长江沿线水资源的短缺,从这一点上讲,长江去年的枯水问题就不是长江本身的问题,而是全国水资源整体调配系统不尽合理所带来的结果。
“拯救长江”必须化作全民行动
据外电报道,1993年,梁启超的孙子、中国政协委员梁从诫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这个环保组织成立十多年来累计会员八千多人,活跃会员三千多人,团体会员近三十家。目前主要依赖会员会费、企业捐款与外国环保组织合作来推广环保运动。梁教授最难释怀之事是,自然之友原办公室隔壁就是中国本土白色家电制造大厂海尔集团办公室,但海尔却从未主动来过自然之友。令自然之友更大冲击是,迄今两家长期固定资助自然之友的企业会员,是来自台湾的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都是自己找上门捐款的。
钱少可办小事,但环保大事毕竟需要政府与民众支持,不幸地,地方政府正是中国环保运动最大阻力来源。近年中央提倡“绿色GDP”指标,但梁从诫指出,官员是什么色的GDP都要,首先是要GDP,有条件时才考虑是不是绿色的。
税收利益也让地方政府对环保视若无睹,国家环保总局是有心治理污染,但各级地方政府缺乏环保意识,工厂和地方政府有利益关系,税收就靠这些小厂,梁从诫语带无奈指出,他见过的市长中,只有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市长钱瑞霞说过:“不管GDP涨不涨,都要保护生态环境”。
面对地方政府CDP挂帅经济考虑,大型本土企业视环保于无物,中国环保前景实在令人悲观。13亿人一人污染一点就不得了,不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保卫长江就没有希望,比三峡工程更伟大的“保卫长江工程”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