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考验民众与政府
2007-05-25 09:33:46
国家储备粮、储备油经常见诸于媒体。而近期,随着全国猪肉价格的疯狂上涨,人们也终于听到“国家储备肉”这个很少曝光的词。由于近期全国肉价惊人上涨,有些地方竟然出现有价无市,无肉可卖,甚至出现了“由猪肉涨价引发的恐慌”。虽然农民希望粮价上涨,但是放在生活必需品的位置来看,则事关CPI水平、事关社会稳定……
猪肉价格上涨掀起“国储肉”的盖头
现在猪肉价格都像“长了腿”,跑得比CPI快多了。放在几年前这可能是句玩笑话,但放到现在却是真实的反应。这句话的生存的土壤就是当前全国各地出现的创纪录的猪肉价格新高。
最近几天,青岛的猪肉价格已经创下10年来历史最高点,达到了每公斤21元,而就在半个月前,这里的猪肉价格还是每公斤15块钱。长春、沈阳等城市的肉价也翻了近一番。鸡蛋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涨,目前,大多数城市的鸡蛋价格同比已经上涨了三成以上,达到了每公斤7.3元。
猪肉鸡蛋价格的不断上涨,让北京的很多饭店成本大大增加。在湖南,猪肉价格最近是一直在上涨,岳阳市民甚至发现市场上居然买不到猪肉,而长沙的肉商们为了抢货源,不得不半夜就去排队。在岳阳市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一度出现“肉荒”,该市场51家猪肉卖点的肉商们没有进货。
为此,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各地猪肉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但是市场需求基本能够满足。据我们的监测,5月前20天,36个大中城市每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4.5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4元。商务部将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作好在适当的时候动用国家储备肉的准备。”
饲料价格上涨最直接影响价格
其实,本轮猪肉价格在去年第三季度已显端倪,而在此之前,全国猪肉业恰好遭遇2004年以来价格下跌的谷底,只是人们感觉不到猪肉曾经经历过这么一轮价格波动。
从监测结果来看,前几年养猪收益还可以,猪肉逐步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猪肉价格逐步走低。但是,去年上半年,价格过低伤害了农户养殖热情,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宰杀母猪的状况,生猪存栏率的增长跟不上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了本轮上涨的发生。
此外,2005年年初至2006年下半年,生猪价格连续暴跌与粮价连续上扬几乎保持了同步,猪粮的比价持续数月低于5.5:1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农户放弃养猪转而种粮也加剧了猪肉供给的短缺。
加之生猪饲养需要一定周期,也就造成了供给对需求的变化无法作出迅速反应。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2006年四季度农产品价格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去年二季度猪肉价格触底后,经过第三季度的恢复性上涨,从第四季度开始才逐步超过2005年的价格水平。然而进入2007年,从每月环比角度观察,本轮猪肉价格变化表现为快速上涨的态势。
不过,就短期的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来看,价格回调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农业部近日在其网站上发文指出,饲料成本大幅上涨是主要畜禽产品价格一路走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农业部分析认为,一般而言,生猪饲养的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80%以上。从2006年以来,玉米和进口鱼粉价格总体上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只在个别月份略有回调。今年1~4月份玉米价格连续4个月保持在1.5元以上,为近10年来的历史高位。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养殖成本和主要畜产品价格的上升。
多种因素助推涨价潮
综合来看,这轮猪肉价格回升,由多个因素造成:
首先,是城市和农村信息不对称,包括物价、统计、农业、畜牧等诸多部门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从而没有向农民传递生产信号。这其中暴露出来的供求信息脱节问题,值得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其次,饲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了猪肉价格上涨,而且随着生物能源不断开发,饲料主要成份——玉米的价格也会不断高涨,这直接传导到了猪肉价格上。
最后,由于国家粮价上涨的信号作用,以及国内夏粮的生产前景不太乐观的预期,这些因素将会促进粮食价格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小幅上涨,这就让很多养猪大户“囤积居奇”,放任肉价进一步上涨。
而肉、蛋价格继续上涨的话,将对CPI形成巨大影响。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已经压在警戒线上。而从类别看,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1%,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7.6%,鲜蛋价格上涨30.4%。
此外,食品价格占CPI的权重为33%,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则占食品价格的20%左右。如果这两个价格降不下来,CPI仍将快速上涨,从而造成可能性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