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迎来新一波开放潮

2007-05-29 10:06:32    

从鲍尔森的前任斯诺开始,在跟中国对话时,美国财长们都有意把目标锁定在了金融市场。出身于华尔街的鲍尔森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开放才是中美关系的焦点……

路标式战略对话为未来中美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日前在华盛顿落幕。在为期两天的对话中,中美双方主管经济的高层官员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广泛议题进行了坦诚沟通。吴仪副总理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成功。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称,此次战略对话产生的实际成果,成为两国经贸合作道路上具有战略意义的“路标”,将不断鼓励中美经贸合作继续前行。根据会谈后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对话“情况说明”显示,中美双方还在服务业、能源合作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据美国交通部长玛丽•彼得斯透露,中美决定在2012年前使往返于两国间的航班数量实现翻番,两国还将在2010年重启关于航空业合作的磋商。有关协议被彼得斯形容为此次对话的突破性成果之一。在能源合作方面,中美双方同意今后将在能源与环保领域加强合作,未来几年,两国将投巨资用于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合作。吴仪副总理在闭幕式上指出,对创新议题的讨论是这次对话的又一个亮点。中美双方在该领域开展的讨论,为今后双方深化在创新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此外,研究员注意到,在吴仪副总理率领的中方代表团成员与包括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美国筹款委员会主席查尔斯•兰热尔在内的多位国会议员进行闭门会晤后表示,有关会晤进行得“很不错”,这无疑令人兴奋不已!分析认为,对中美两国而言,处理好经济关系中的问题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为未来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济关系搭建好框架和机制更需眼光和胸怀。可以说,此次对话,既是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一个缩影,也为双方今后经济关系的发展树立了路标,指明方向。
金融市场迎来又一波开放潮

  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结束当天,美方在第一时间公布了双方的会谈成果清单。清单显示,中美双方在航权开放、扩大美国对华出口、降低并消除贸易壁垒等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与金融市场开放相关的一揽子协议。根据清单。第二次对话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将有如下举措:
其一,在证券业,重启对证券公司、包括合资企业的证券牌照发放,并在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前(即在2007年下半年),宣布中国将允许外资(合资)证券公司扩展在华业务,包括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和基金管理等。此外,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上限将从100亿美元升至300亿美元。
对此,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小加表示,中方的承诺反映了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决心,希望看到关于这一政策的更多细节,比如新政策所允许的具体合资模式,以及具体哪些申请可以进行重新审批等。而众多外资金融机构人士则表示,虽然中方承诺开放证券业,但具体措施将会如何,开放步伐将如何演进,开放过程中的政策、法律风险如何解释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其二,在银行业领域,美方公布的清单称,在外资银行人民币交易中,中国同意立即准许外资银行提供自己品牌的人民币借记卡及贷记卡。

  根据2006年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原则上,外资银行在国内注册法人银行后,即拥有和国内银行相同的待遇,有权利申请发行带有自己标志的银联标准卡。

  据我们了解,今年3月份,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之后都向银监会提交了发行人民币银行卡的申请。

  但目前,这些外资银行暂时还不能立即为自己的客户提供这项服务,这是因为国内关于银行卡业务的新规则——《银行卡管理条例》尚未出台。

  目前各家中资银行管理发卡业务遵循的是央行1999年颁布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其中尚未有适用于外资银行发卡的相关说明。

  根据流程,外资银行注册法人机构之后,首先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这之后根据新《银行卡管理条例》再进行发卡业务的申报工作。待监管部门审批通过之后,才可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

  其三,在保险市场,根据美方公布的清单,中方承诺在2007年8月1日前,中国保监会对已持续一年有余的分支机构变子公司的未决申请做出裁决。中方对于未来的申请,将遵守60天的处理期限。

  截至目前,在外资保险公司中,只有韩国的三星火灾海上保险和现代财产保险获得子公司牌照。已经递交了分公司改子公司申请的美亚、安联和东京海上等外资财险公司,目前依然在等待之中。

  中国保监会是2004年5月下发通知,允许在华外资财险改建独资子公司的。按照《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一旦获得独立法人地位,外资保险将与中资保险商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自主权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美方清单称,中国政府同意在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之前,简化金融机构提供养老金服务申请及许可的流程。

  分析认为,这个协议对加快中国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开放是个利好。因为,对于合资公司的外资股东而言,当初进入中国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未来中国的企业年金领域。虽然短期内公司对企业年金市场还没有考虑,但从长远规划来说肯定是看好这一块的。根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

  目前,中国市场上专业的养老金公司均为中资公司,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外资不能成立专业养老金公司,但由于企业年金涉及到根本民生,政府部门还是比较谨慎。

金融开放须保持必要的清醒和谨慎

就本轮对话而言,我们认为,成果是明显的。在中美双方发布的简短闭幕声明中,尽管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仍存分歧,但两天的战略对话还是取得了一系列共识,特别是双方在金融服务业、清洁能源、环境和民航业的未来合作发展方面共识更为显著。
正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所言,要从中美长期战略合作的高度来认识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双方应该首先从各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我们而言,更为关心的是如何看待美国要求适当放宽外资对中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等问题。据了解,目前相关监管机构对此尚未做出明确回应,但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多保留一些审慎的态度和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知道,目前已有多位业内专家建议适度放开外资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持股比例;同时允许强势保险企业大比例持股,打破目前保险公司股东最高持股比例不超过20%的限制。

按照有关规定,目前,中资保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外资证券公司所持合资企业的股权最多不得超过33%,外资持有中国国内银行的股份不得超过25%,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在合资公司的股份也不得超过49%。

此前有专家表示,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目的来看,如果要加强银行的治理,对地方商业银行来说,比例可以适当放宽,他认为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地方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相对较轻,如果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过小,
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

也就是说,要在国家金融安全有保障(国有股权),与真正能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建设信用文化的外资持股比例上,寻求到一个平衡点。

事实上,在国内金融体系稳健程度尚未达到能承受资金大规模进出的情况下,即使面临巨大的汇率升值压力,必要的审慎原则不宜轻易放松。比如,对资本流出入的管制,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而其时最大的症结就在于一些国家为了追求开放速度而放弃了审慎原则。

不可否认,就中国而言,管制放松让金融市场获得了较大发展,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也提高了金融业整体的水平。但是,在看到长期坚持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短期实际的背景,就是要处理好开放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对外开放的步伐要和市场的管理水平相协调,这才能使得市场的成长不致走形。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