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利息税可能成为首选调控政策

2007-06-28 09:15:38    

中国日报(英文版)6月26日报道,上周日召开的人大常会会第28次会议,按照日程将决定一系列法案,其中可能就授权国务院调整或取消利息税。据接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央政府的人士称,对该项法案的表决程序可能安排在29日——本次常委会会期的最后一天……

央行最新表态暗示政策转向
随着5月份CPI再度越过3%的警戒线,要求央行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的呼声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政策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加息0.27个百分点,即所谓的单加息;加息0.54个百分点,即所谓的双加息;取消20%的存款利息税。
这三种建议的目标都是适度紧缩货币供应,抑制国内物价上涨。从调控政策效果来看,与加息相比,取消利息税的明显好处在于,它对经济各层面的震动要小得多。取消利息税并不改变名义利率水平,仅影响居民存款实际所得,改善储蓄存款负利率的局面。因为扣除20%的利息税后,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实际仅为2.448%,低于5月CPI近1个百分点。储蓄存款加速从银行流出,这是重要原因之一。央行统计数据显示,5月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连续第二个月创出历史最大降幅。这直接动摇了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给银行经营带来隐忧。由此观之,加息将不可避免。但考虑到央行刚在5月19日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次加息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住居民储蓄,取消利息税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而且,取消利息税可以减少央行加息频率,这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可以为货币政策腾出更大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6月24日再新加坡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亚洲会议上称:“我们将努力使它大体为正,如果真实利率长期为负,对于经济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这一表态说明:全年通货膨胀率是否突破3%不是央行决定加息的唯一指标,央行更关注真实利率,而取消利息税就成为下一步极可能采取的调控手段。

对三种政策选项的成本收益比较
下面,我们再通过数学计算来比较一下三种调控手段的成本和收益后才可能有明智的选择。
在开始计算前,我们先提供一些基本数据,这些数据是我们后续计算的基础。
1、 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5月18日加息后,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6%,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57%;
2、 消费者价格指数: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3.4%;
3、 存款利息税:自1999年11月1日开征利息税以来,利息税税率一直为20%;
4、 人民币存款余额:参考央行最新数据,5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15.1万亿元,其中三分之二为定期存款(注:央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储蓄存款已经连续两个月减少,但这并不影响下面的结论);
5、 证券交易印花税:5月29日上调后证券交易印花税为0.3%;
第一种建议: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0.27个百分点
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后为:3.06%+0.27%=3.33%;
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为:3.33%*(1-20%)=2.664%;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得出的仍然只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实际存款利率为:2.664%-3.4%(CPI)= -0.736(按1~5月份平均CPI为2.9计算实际利率仍然为负);也就是说,即便再度上提0.27个百分点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为负值,这也意味着单次加息可能无法提高居民的存款热情。
第二种建议:双加息,存贷款利率一次性同步提高0.54个百分点
上调后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06%+0.54%=3.60%;
扣除20%的存款利息税后为:3.60%*(1-20%)=2.88%;
这里2.88%仍然只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后实际存款利率为:2.88%-3.4%(CPI)= - 0.52%(注按1-5月份平均CPI为2.9计算实际利率仍然为负);也就是说,即便一次性双加息0.54个百分点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为负值,这意味着双加息同样也无法提高居民的储蓄热情,储蓄存款会继续流向其他投资场所,例如股市、汇市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计算假定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因此单纯从理论上看加息不会对银行的利差收入产生影响。但考虑到加息可能会抑制贷款需求,所以无论是双加息还是单加息对银行来说都不是个利好。而且,鉴于加息后实际利率仍然为负值,储蓄存款持续减少的势头恐怕也无法扭转。
第三建议:取消20%的存款利息税。
取消20%的存款利息税后,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3.06%-3.4%(CPI)= - 0.34% (按1-5月份平均CPI为2.9计算实际利率为0.16);也就是说,即便取消20%的存款利息税,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为负值,但相对上面两种建议来说,取消利息税后的实际存款利率最接近于零,其调控效果应该好于前两者。
理论上说取消存款利息税对银行应该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利息税最终为财政部所有。但是,取消利息税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利息税取消后财政部一年要减少收入:15.1万亿元(存款余额)* 2/3(定期存款所占的比例)*3.06%(存款利率)*20%(利息税率)=0.061608 万亿元人民币=616.08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取消利息税后财政部一年要减少税收616.08亿元人民币。对于政府来说,这就是第三种建议的实施成本。这是否意味着取消利息税的建议就不可行呢?也不见得。考虑到财政部5月29日上调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取消利息税所损失的收入或许能从印花税这一块得到弥补。
今年前5个月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量已经达到3500亿元人民币(估计值),即便上提印花税后成交量有所萎缩但近两周的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也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我们假定今年全年的日均成交量为2800亿元人民币(从实际统计看这仍然是个保守的估计),扣除节假期休市的影响,全年有251个交易日,这样一年下来财政部证券交易印花税就能达到:2800亿元*251个交易日*0.3%(印花税)=2108.4亿元人民币。考虑到印花税原来仅为0.1%,5月29日才上提至0.3%,因此通过这次上提,财政部可多增加印花税收入:2108.4-(2800亿元*251个交易日*0.1%原来的税率)=1405.6亿元人民币。这部分收入已经完全可以抵消取消利息税带来的收入减少。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取消利息税是可行的。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发现,单加息和双加息都不能改变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状况,因此也都无法根本上改变储蓄存款流失的现状。但是,取消利息税后的实际利率最接近于零,也就说其实际调控效果理论上应该最好。虽然取消利息税会减少财政收入,但上提印花税后这部分收入减少完全可以得到弥补。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取消利息税应该是最为可行的建议。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