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一轮多方施压逼近中国

2007-07-31 10:15:05    

在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之时,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即将于30日踏上自他任财政部长以来的第四次访华之旅,也是今年以来第二次访华。这一次,他计划与中国领导人讨论平衡经济增长及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等长期性问题,以及两国在现阶段出现的一些短期问题……

讨论制裁“货币失调国”提案

保尔森宣布访华的同时,美国国会议员们也在行动。有些议员正施压财政部,要求后者对美中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采取行动;有些议员则在国会内部提出提案,要求因所谓的“不公平贸易”惩罚中国。

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计划从26日——保尔森动身前开始,举行会议就制裁“货币失调国家”的提案进行讨论,并在适当时候表决。这一提案包含了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鲍克斯等四名参议员6月份相关提案的大部分核心内容。

根据提前公布的会议文本,美国参议院此次的提案对“货币操纵”进行了详细定义,并列举了对“货币操纵国”的制裁措施。提案充满了“必须”、“应当”等强硬词汇,以增加对保尔森的压力。提案列举出以下情况为货币操纵:一国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了长期大规模的单向干预,并且伴随着全部或部分冲销行为;出现官方或半官方外汇储备的长期过度积累;进行货币控制,有悖于实现货币完全可兑换的目标;美国财政部长认为应当对其采取行动的其他政策。

提案还要求,一旦一国被列入货币操纵名单,美国财政部长就应当立即采取行动,包括双边磋商、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联合其他国家,来解决货币失调问题。另外,美国财政部还应当在名单公布180天内审查“货币操纵国”是否已采取适当措施纠正货币失调现象。

如果“货币操纵国”没有采取恰当措施,提案还建议了一系列制裁行动,比如美国商务部在进行反倾销调查及审查进口产品时特别关注这些国家;除非该国为WTO成员,否则禁止美国联邦政府购买这些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财政部长应当请IMF总裁“建议”该国遵守IMF的有关规范;禁止美国政府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在这些国家进行项目投资;要求美国所有跨国银行的行长不向这些国家提供任何项目资金。

除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提案外,目前美国国会正在同时讨论好几项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的提案。

三报告查贸易失衡原因

7月25日(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在其网站宣布,将把中国在公司就业和出口方面提供的政府补贴分门别类,并重点关注那些导致美中贸易逆差的行业。这是USITC应国会筹款委员会进行的一系列共三份调查报告的第二份。

今年5月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第二天,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查尔斯•兰格(CharlesRangel)给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出了一封信件,要求“对中国给予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补贴展开调查”。Rangel在信中说美中之间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引起了人们对于造成贸易逆差原因的严重关注,包括贸易逆差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由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造成的”。6天后,USITC主席丹尼尔•皮尔森(Daniel Pearson)收到了这封信,他们被要求完成3份深入报告,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进行评估。第一份名为《中国:影响经济决策的特定政府行为和政策的描述》调查报告已经在6月21日发起,预计将在7个月之内完成。该报告将介绍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支持和影响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私营企业的决策行为。根据要求,USITC还将对中国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委员会的最新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

此次的第二份报告将在第一份报告的基础上,对“中国政府政策干预”进行全面的归类并作定量分析,预计在2008年7月29日提交。这份名为《中国:影响美国特定行业贸易的政府政策》的报告,将对一些“中国政府干预比较普遍”的行业进行具体案例研究,例如半导体,电信,银行,纺织服装,钢铁,汽车零部件以及航空业。另外,除了造成贸易失衡的行业,这份将在明年提交的报告还将关注美国出口、但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行业。

第三份报告将在24个月之内完成。在总结第一、二份报告的基础上,重点调查美国与亚洲的贸易、全球化的贸易趋势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的作用。为了协助完成调查,USITC希望通过举行公众听证会以及接收书面资料的方式来确认“中国政府政策干预在哪些行业、产品以及服务中是普遍存在的,以及哪些领域美国的主要出口商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对华施压有增无减

与前几次到上海、浙江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考察不同,保尔森此次还安排了少见的西部环保之旅。据美国驻华使馆介绍,青海省将是保尔森此次访华的第一站。青海是中国长江、黄河、澜沧江及黑河的发源地,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保尔森将要参观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目前中国湖泊生态问题的典型代表。有分析认为,环境保护是今年5月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的一个重点领域,而保尔森此次是以实际行动来落实合作。

分析认为,美国是想通过此举表明,它不仅关心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也愿意在环保和能源利用等方面与中国合作。
在今年5月在美国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能源和环境是两国进展最大的领域。双方不仅探讨了能源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还在煤燃料、核能等问题上达成合作协议。

对于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联手所有的经济大国,一起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保尔森在此行之前的声明中表示,“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了,还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经济。在寻找解决之道上,中美有着共同的责任和利益,这也是双方在环保方面合作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保尔森此次访华可以说是今年5月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的一个后续行动,是要跟踪和推动双方第二轮对话签署的协议,为今年11月份两国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做准备。

事实上,自去年民主党通过中期选举掌控美国国会后,美国内保护主义就日益抬头,国会就美中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加大了对布什政府的施压。在去年12月举行于北京的第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以来,美国国会对“北京对话”的结果表示不满。在今年5月“华盛顿对话”前夕,美国国会再度重申,希望保尔森在与其中国对手谈判的过程中取得“实际结果”。
但是,无论“华盛顿对话”前吴仪率团赴美大规模采购还是谈判的具体过程与终结,美国国会都未能获得其所要求的“实际结果”,而两国贸易逆差仍旧居高不下。更重要的是,美中两国对“双边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着严重的分歧,这使错综复杂的矛盾得以解决显得无从下手。

我们已经注意到,就在保尔森启程前,美国国会已有所动作。此外,另据路透社和“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近期开始起草新的法律议案。议案的起草由美国参议院的几位重量级参议员牵头,力图就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对北京当局施加更严重的政治、外交、经济和贸易压力。

在布什政府、保尔森面对美国国会的不断施压的这一背景之下,保尔森此行将不可避免地对华施加更大压力。即便不加大施压保尔森此次访华也可能要把美国国内的压力传递给中国。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