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将先从农、交、科工三部开刀

2008-02-25 09:52:30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六次国务院机构大改革,“大部门体制”改革一直吸引着各界的目光。而随着蓝图逐渐浮出水面,这场堪比2005年的解放军裁军的攻坚战即将打响,冲在最前面的或许将是农业、交通、国防科工委三个部门……

“大部制”改革一经提出,就引起各方关注,除了希望政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现实考量外,外界更关心的,是这个词语背后的改革全局。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推出的大部制,无疑将是新时期改革的一枚深水炸弹,而新一轮政府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亦势必成为推动我国改革的第二级火箭。

第六次改革推进政改进入深水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历过五次大的手术,但一个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我国政府机构依然存在微观管制过多、分工过细、性质趋同、职责交叉等几方面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职能交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导致各部门之间职能分工不够明确,遇到问题难以协调一致。第二,职责交叉影响国家整体利益实现,容易导致各自为战,多头对外。第三,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第四,导致行政管理成本上升,出现重复建设。第五,部门林立导致审批程序、审批环节过多,办事困难,严重影响投资环境。

第一次

1982年: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

第二次

1988年: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改革后人员编制减少了9700多人。

第三次

1993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

第四次

1998年:不再保留的部委有15个,新组建4个部委,3个部委更名。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第五次

2003年:设立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局,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8个。

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的构想,明确了将大部制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六次机构改革的着力点。同时,大部制改革也是胡锦涛、温家宝主政以来最大型的政府改革,将由新任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主推。有分析称,此次改革将裁减四分一部委及相关机构,这意味着要裁减超过100位部长、副部长,任务之重堪比2005年的解放军裁军。

渐进式成大部制改革基调

大部制的改革将着眼于未来十年,或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在时间点上正好横跨十一届全国人大,也延续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结束。而这样的节奏和安排,可能正是出于稳步推进改革的考虑。

具体来说,2008年开始的新一届政府,将小范围试点大部制。到2013年下一届全国人大开始时,在巩固这五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政治、职能和组织层面的改革。

鉴于中国的大部制改革很难一步到位,因此,采取渐进的模式不失为一种稳妥与实际的操作手法。这就让作为其开端的2008年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大部制改革的一小步势必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步。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提交的一份名为《未来十年政府改革的基本框架》的报告建议,200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改革重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对具有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部门进行改革,加强宏观管理,减少微观干预;二是对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进行改革,通过机构改革促进事业部门进行改革;三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农、交、科工有望成为先行试点

这是基于以上的考虑,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可能会先拿农、交、科工开刀。

一、大农业部可能由农业部和林业局合并而成,并吸收水利部的农田水利灌溉等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相关的职能,统筹农业、林业和水利设施的发展和规划,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

二、大交通部是将铁道部、交通部和中国民航总局合并,组建新的运输部,该部负责所有交通的公共管理职能,即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如将铁路交通方面负责铁路运营的公司和公共管理职能分开,负责铁路运营的公司可以组建若干个独立子公司,运输部负责公平竞争性政策的制定。

三、此次列入大部制改革试点可能性比较高的还包括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这一部门可能会由国防科工委下属的相关核工业、航天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军工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将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进行剥离。

改革成本受世人关注

如果说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那么,改革本身的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大部制改革的成本有两方面,一个是对社会经济的干扰,一个是人事方面的扰动。而先将农业和交通部门作为试点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首先,大农业试点相对容易,或将是最先启动的。这是因为传统的农业部门是一个“弱势”部门,比较好调整。林业局本身就不是一个部级单位,人事安排相对比较容易。“机构改革一个关键压力是要动人的,农业部门下属单位非常多,公务员分流相对容易”。

其次,将第二个试点很可能是大交通。这是因为交通部门掌握的资源比较广,而且铁道部、民航掌握巨大资产,这在市场经济当中具有很大影响力。

同时,这其中还有一项关键因素是,即使说改革失败了,这两块改革成本也比较小。

亚博认为,由于此次机构改革涉及面广,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各方面都很敏感。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渐进式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而改革的过程要经过充分研究、科学论证和周密部署。既要借鉴国外经验,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有些看不准的事情,应进行探索和试验。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应当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各项改革同步协调推进。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