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暗示加息就在眼前
2007-10-16 09:56:57
央行13日宣布,将从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此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达到近年历史高点。而考虑到9月的重要经济数据将于24日集中发布,那么眼下经济界热论的年内第五次加息或许就在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执行之日……
八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处近年历史高点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宣布,将从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此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达到近年历史高点。
央行表示,此举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这是央行年内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上次上调发生在9月25日,对照近几次上调时间可以发现,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逐步加快。
根据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金融数据报告,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5%,增幅比6月末高1.39个百分点,比8月末高0.3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07%,增幅比6月末高1.15个百分点,比8月末低0.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3.01%。今年1-9月累计净投放现金1958亿元,同比多投放302亿元。分析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冻结银行体系资金超过1800亿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过剩局面。
国债→央票→存款准备金率→加息?
13%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已与历史高位平齐,这表明了央行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坚决态度。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金融运行数据显示M2增长过快,贷款增速依然偏高,因此频繁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发行央票,不断加息成为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常规手段,根据最新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我们认为,加息已不远。
国债发行依次排开,特别国债规模近千亿
财政部10月9日公告表示,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续发行2007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续发行面值总额280亿元,全部进行竞争性招标。12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第四季度记账式国债发行计划,1000亿元特别国债将被分为三期于11月和12月陆续与市场见面,并且均为长期债券。按照此前财政部的发行计划,将有2000亿元特别国债面向市场发行,1000亿元在9月发行,剩余1000亿元安排在第四季度,但是12日公布的发行计划中并未公布三期特别国债的具体发行规模。据统计,9月份发行的三期特别国债实际发行总量为1033.8亿元,如果按照2000亿元的总额计算,第四季度三期特别国债还将会有966.2亿元的规模。此外,财政部还公布了四季度其他记账式国债发行计划,将有5只国债陆续发行。
1500亿定向央票,释放出强烈加息信号
央行11日宣布,发行1500亿元的3年期央行票据。这是央行今年第六次发行此类定向票据,而每一次定向票据发行总是与加息“如影随形”。央行的定向票据相当于向商业银行指定发行的债券,发得越多,则银行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就越少。本期票据针对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的发行量占总量的近三分之二。研究发现,今年以来凡是超过1000亿元的定向央票发行一周之后,通常伴随加息措施的出台。对此,我们虽不能确认定向票据的发行与加息存在必然性,但加息会明显提高定向票据发行的成本,所以央行一般赶在加息之前完成发行工作。在最近两次加息时,央行均强调其意图在于稳定通胀预期。央行研究局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4.6%,远远超过央行年初制定的不超过3%的目标。尽管央行认为CPI涨幅会在12月份以后逐步回落,但对今年下半年的涨幅并不乐观,预计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涨幅分别为6.3%和6.1%,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此外,上月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的决议对语言表述作了调整,删掉了第二季度例会决议中“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说法,同时提出“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助推了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
24日重要数据发布或成导火索
中国社科院10日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称,由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2007年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高。至8月底CPI已经累计上升3.9%,8月当月同比上升6.5%,大大超过年初3%的预期。《报告》认为,CPI上涨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通货膨胀压力。《报告》预期全年CPI上涨4.5%。“控制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将是政府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点。”
而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9月的重要经济数据将于24日集中发布。消费价格月度报告、工业品价格月度报告、70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季度报告、国房景气指数月度报告等重要报告将在这一天发布,而之前这些数据均在每月的20日前发布,故9月数据出炉的时间应属今年最晚。分析认为此次准备金率的上调并无重大影响,但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仍然居高不下,随后可能会出现基准利率的调整。
此外,在上周的一期《亚博专题论述》中我们就四季度或将出台的紧缩政策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深刻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目前的企业暴利时代恐难延续。而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迥异,中美一冷一热,所施宏调政策亦分南北,在这一形势下,需谨防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