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临近“瓜熟蒂落”
2007-10-31 09:25:51
目前市场高度关注的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27日表示,目前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股指期货产品的时机正日趋成熟;尚福林在9月6日也表示,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等到时机成熟后推出。如果将两次表述比较,“正日趋成熟”的表达显得更加意味深长,释放的信号也较之前更为明晰……
尚福林:推出股指期货时机正日趋成熟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出席日前指出,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在制度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股指期货产品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做好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巩固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把风险讲够,把规则讲透"的原则,继续做好包括机构投资者和管理者等在内的股指期货投资者的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工作,要通过做深、做实和做细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使会员机构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推出。
尚福林在谈到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实际,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好市场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丰富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改进和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重点包括:
一是着力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继续吸纳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采取措施增加流动性股份的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大力推动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比重;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形成更有效率的场外交易市场;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同时,改进和改善现行市场运行制度,提高市场效率,使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是以风险教育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投资者教育是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今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不长,规范运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场不够成熟、健全,在当前市场比较活跃的情况下,其潜在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不容忽视。要针对近期新入市的投资者缺乏证券投资经验,投资理念不成熟,风险意识淡薄且抗风险能力弱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开展以风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加深投资者"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强化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力。要通过不断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提高市场的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是继续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随着市场的日趋活跃,各种违法违规现象有所抬头,违法违规行为手段花样翻新,并日益呈现出新型化、网络化、多元化的特征,其隐蔽性更强,欺骗性更大,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证券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进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市场监管能力;要加强执法力量,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加全面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4张金融期货牌照已发放
据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黄运成披露,目前已经有54张金融期货资格许可发放,其中有44家期货公司获得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8家期货公司获得了交易结算业务资格,2家期货公司获得了全面结算业务资格,而后两类结算业务资格发放以获得第一类经纪业务资格为前提。不过,总共四类金融期货业务牌照中,商业银行申请的特别结算业务资格许可至今未见一张发放。
黄运成还透露,为备战股指期货,目前已有110多家公司报送了增资扩股申请材料,证监会已对54家公司作出了行政许可的决定,其中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或者以上的公司有43家。据初步统计,期货公司增资扩股完成后,股东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控股的公司将达到51%,此前这个比例为10%;大型现货商控股的公司将达到19%,此前这个比例为15%;其他股东控股的公司占30%,此前为73%。黄运成表示:“期货公司实力显著增强”,且“以证券公司控股为主的股东结构的特征已初步形成,这种股东结构有利于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
不过,中金所首批10家会员中仅有2家券商控股期货公司,即国泰君安期货和银河期货,这与初步形成的券商控股为主的期货公司股权结构并不适应。据了解,目前44家获得金融期货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中由券商控股的公司仅10多家。如此低的比例应与券商集中于近期内完成注资后,增资扩股的期货公司尚需等待一段时间以符合有关净资本监管要求再申请相关金融期货资格有关。
黄运成还透露,随着商品期货品种的增加,市场活跃。随着期货市场的积极稳妥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已显现期货市场、证券市场两旺的局面。与此同时,黄运成冷静地表示,证监会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期货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如将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做深做实做细,近期还将在客户的实名制真实性等方面做更扎实的工作;加强机构投资者培育,下一步积极推动和引导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期货监管创新,研究对期货公司的分类监管模式。
需谨防股指期货操纵逼空
股指期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衍生品,承载了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风向标的作用。而相关官员纷纷发出信号,表明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大约有关部门已经胸有成竹,不过,我们认为风险的可控性还是难以把握。
而股指期货最大的风险在于操纵下的逼空行情。由于目前我国大盘蓝筹股中流通股数量不够,在境内上市比例远低于《证券法》所规定的发行量不得低于股本总量10%的规定,只占总股本的2%~3%左右,几百亿的市值撬动的往往是万亿以上的总市值,容易受到人为操纵。如果目前工商银行的股价被几个大机构联手进行操纵,只要5亿以上就够。当然,只操纵工商银行未必能左右沪深300指数,不过一旦大机构食髓知味地体验到操纵乐趣,以少量资金猛拉几只大盘股,那么,做空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将失去生存之氧,窒息而亡。
而要化解危险的逼空行情,政府有两种对付工具:一是放出国有控股的股份,抵抗逼空者。这样做的恶果是股指期货从机构操作变成国资委操纵的工具,因为只要国资委不断向市场释放股票增加流通份额,断无不赢之理,这样做多逼空者当然一败涂地,同时一败涂地的还有政府的信用,人们会指责国资委成为最大的操纵者,并且在国资委释放股票的价格很可能将会形成这一股票的头部,投资者不会越雷池一步,这样对于上市央企日后价格上涨不利;另一种工具是推出融资融券,国资委融券给做空者以增加他们的筹码,到时仍需归还国资委,这样国有控股公司的国资股权不会稀释,同时做空者也有了空间,另一方面,银行推出融资服务放大资金的杠杆作用,使做多者拥有与做空者对垒的工具。这样做的恶果是有可能使风险失控,并且危及中国金融系统的核心银行的安全性。由于中国资本市场非流通性、沉淀资本的特殊性,以及投资机构业已形成的等级机制,导致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成倍增加,政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防止股指期货成为资本市场强势集团的又一掠财工具,应该成为风险控制体系的重中之重。
尚福林:推出股指期货时机正日趋成熟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出席日前指出,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在制度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股指期货产品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做好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巩固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把风险讲够,把规则讲透"的原则,继续做好包括机构投资者和管理者等在内的股指期货投资者的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工作,要通过做深、做实和做细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使会员机构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推出。
尚福林在谈到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实际,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好市场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丰富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改进和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重点包括:
一是着力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继续吸纳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采取措施增加流动性股份的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大力推动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比重;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形成更有效率的场外交易市场;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同时,改进和改善现行市场运行制度,提高市场效率,使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是以风险教育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投资者教育是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今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不长,规范运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场不够成熟、健全,在当前市场比较活跃的情况下,其潜在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不容忽视。要针对近期新入市的投资者缺乏证券投资经验,投资理念不成熟,风险意识淡薄且抗风险能力弱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开展以风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加深投资者"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强化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力。要通过不断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提高市场的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是继续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随着市场的日趋活跃,各种违法违规现象有所抬头,违法违规行为手段花样翻新,并日益呈现出新型化、网络化、多元化的特征,其隐蔽性更强,欺骗性更大,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证券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进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市场监管能力;要加强执法力量,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加全面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4张金融期货牌照已发放
据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黄运成披露,目前已经有54张金融期货资格许可发放,其中有44家期货公司获得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8家期货公司获得了交易结算业务资格,2家期货公司获得了全面结算业务资格,而后两类结算业务资格发放以获得第一类经纪业务资格为前提。不过,总共四类金融期货业务牌照中,商业银行申请的特别结算业务资格许可至今未见一张发放。
黄运成还透露,为备战股指期货,目前已有110多家公司报送了增资扩股申请材料,证监会已对54家公司作出了行政许可的决定,其中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或者以上的公司有43家。据初步统计,期货公司增资扩股完成后,股东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控股的公司将达到51%,此前这个比例为10%;大型现货商控股的公司将达到19%,此前这个比例为15%;其他股东控股的公司占30%,此前为73%。黄运成表示:“期货公司实力显著增强”,且“以证券公司控股为主的股东结构的特征已初步形成,这种股东结构有利于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
不过,中金所首批10家会员中仅有2家券商控股期货公司,即国泰君安期货和银河期货,这与初步形成的券商控股为主的期货公司股权结构并不适应。据了解,目前44家获得金融期货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中由券商控股的公司仅10多家。如此低的比例应与券商集中于近期内完成注资后,增资扩股的期货公司尚需等待一段时间以符合有关净资本监管要求再申请相关金融期货资格有关。
黄运成还透露,随着商品期货品种的增加,市场活跃。随着期货市场的积极稳妥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已显现期货市场、证券市场两旺的局面。与此同时,黄运成冷静地表示,证监会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期货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如将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做深做实做细,近期还将在客户的实名制真实性等方面做更扎实的工作;加强机构投资者培育,下一步积极推动和引导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期货监管创新,研究对期货公司的分类监管模式。
需谨防股指期货操纵逼空
股指期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衍生品,承载了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风向标的作用。而相关官员纷纷发出信号,表明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大约有关部门已经胸有成竹,不过,我们认为风险的可控性还是难以把握。
而股指期货最大的风险在于操纵下的逼空行情。由于目前我国大盘蓝筹股中流通股数量不够,在境内上市比例远低于《证券法》所规定的发行量不得低于股本总量10%的规定,只占总股本的2%~3%左右,几百亿的市值撬动的往往是万亿以上的总市值,容易受到人为操纵。如果目前工商银行的股价被几个大机构联手进行操纵,只要5亿以上就够。当然,只操纵工商银行未必能左右沪深300指数,不过一旦大机构食髓知味地体验到操纵乐趣,以少量资金猛拉几只大盘股,那么,做空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将失去生存之氧,窒息而亡。
而要化解危险的逼空行情,政府有两种对付工具:一是放出国有控股的股份,抵抗逼空者。这样做的恶果是股指期货从机构操作变成国资委操纵的工具,因为只要国资委不断向市场释放股票增加流通份额,断无不赢之理,这样做多逼空者当然一败涂地,同时一败涂地的还有政府的信用,人们会指责国资委成为最大的操纵者,并且在国资委释放股票的价格很可能将会形成这一股票的头部,投资者不会越雷池一步,这样对于上市央企日后价格上涨不利;另一种工具是推出融资融券,国资委融券给做空者以增加他们的筹码,到时仍需归还国资委,这样国有控股公司的国资股权不会稀释,同时做空者也有了空间,另一方面,银行推出融资服务放大资金的杠杆作用,使做多者拥有与做空者对垒的工具。这样做的恶果是有可能使风险失控,并且危及中国金融系统的核心银行的安全性。由于中国资本市场非流通性、沉淀资本的特殊性,以及投资机构业已形成的等级机制,导致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成倍增加,政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防止股指期货成为资本市场强势集团的又一掠财工具,应该成为风险控制体系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