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访日铸就“两强并立”格局
2008-05-06 09:49:13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6日开始访问日本,这是时隔十年中国最高领导人再次访日。在过去数年的中日冰期中,除了在历史恩怨、东海开发、钓鱼岛归属等问题上的纠葛之外,很重要的因素是日本政界和民间相当一部分人士对东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两强并立”局面缺乏心理准备,在情绪上接受不了中国崛起的现实。此次访问将是中日关系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两国关系将迎来相对稳定期。
访日行程紧凑将签第四项文件
据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5月6日下午抵达羽田机场。7日前往关西地区,参观奈良县的法隆寺等。9日结束访问,10日启程回国。从行程上看,胡锦涛访日的行程非常紧凑。据悉中日将签署第四个重要文件,发表双方达成的同识与决议。目前,两国正就推动各个重要领域合作的可能性进行探讨。中日间签署的前三个重要文件分别为《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
福田不“拜鬼”避谈历史
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敏感问题,正值中国主席胡锦涛即将访日,为避免给日益趋暖的中日关系投下了不和谐的阴影,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并未参拜,显示日本正努力营造中日友好气氛,促进中日关系发展。中日两国经过“融冰”、“化冰”的外交努力后,胡锦涛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刻访日,将对两国发展长远关系起着正面作用。十年前的1998年,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时虽与日方确立了“首脑互访机制”,但是却因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而迟迟无法实现。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时打破僵局访华,恢复了友好气氛。去年年中,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去年年底现首相福田访华,进一步有了紧密的首脑间互动。此次,胡锦涛访日又逢中日签署友好条约30周年,是一个能促进双方强化关系的良机。中日间协定的《战略互惠关系》相信也可因此拉开马力。日本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两国首脑在会谈中,或会谈及东海油田问题,毒饺子事件以及西藏问题,但绝不会涉及历史问题。胡锦涛在相对上“亲华”的福田任期内访日,不谈“二战历史”似乎已是一个“共识”。
福田出席奥运开幕式频添变数
据悉,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有意出席八月八日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日本政府高官上个月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等人直接转达了福田的意向,称“认为首相可以出席”。如果福田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将是继前首相竹下登出席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以来时隔二十年的重要举动,此举有助于改善两国的国民感情。福田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可能强化中日两国领导层的进一步合作。 福田除了保证支持北京奥运外,同时也会向中方传达国际社会对西藏问题的忧虑,敦促双方对话。预计胡锦涛将要求日方表明反对“台湾独立”,以此来牵制日本。不能排除双方在会谈中出现对立的可能。不过,福田能否取得有利于提高内阁支持率的会谈成果,目前尚难预料。随着国际舆论的变化,福田是否出席开幕式的问题今后仍可能产生变数。
中日联合关注全球变暖问题
由于《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2013年以后的国际减排框架,福田希望中国对参与构建新框架展示积极态度。日本希望作为主席国在7月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发挥主导作用,为此获得中方合作是最重要的课题。目前,日中两国政府已达成基本共识,胡锦涛7日与福田康夫会谈后将发表关于全球变暖对策的联合声明,声明内容将包括:中方注意到了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长期目标,将研究措施,日方将考虑向中国提供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资金。
东海问题料将难以达成共识
围绕东海油气田的共同开发海域问题,日中间的分歧仍未缩小。日方主张在跨越日中专属经济水域分界线的海域内进行共同开发,而中方已着手单独开发了春晓天然气田。分析认为,该问题已错失了政治解决的良机,此次首脑会谈预计也不会达成共识。如果日本不结束东海天然气田问题的纠纷,不同意与中国联合开发,东海问题就不会有新的进展。
小乒乓推动大外交
胡锦涛访日期间的一个“重头戏”是与日相福田康夫一起掀开中日青少年友好年的序幕。他将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举行演讲,并与该校学生的日本乒乓球明星福原爱(20岁)切磋球技。目前也在讨论胡锦涛与福田亲自上阵打一场乒乓球的方案。中日首脑会谈将着重于商讨具有“双赢”效应的合作关系,胡锦涛访日后可期待的“成果”有:一、将让外界对两国共同打造的“战略互惠关系”有更鲜明的印象。二、胡锦涛可借此机会,与日本市民、青少年作近距离接触,相信对改善两国国民感情上发挥正面作用。胡锦涛的亲和之举,不仅为日中友好人士所津津乐道,也赢得日本朝野的一片赞誉。从中日青少年友好入手,通过最富表现力的渠道赢得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信任和好感,不仅展示了中国领导人平易谦和的个人魅力,更包含了灵活的外交技巧和远大的政治眼光。
日本正适应“两强并立”格局
胡锦涛此次访日,也是对去年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的积极回应。福田正使日本回到均衡外交的道路上,回到了日本长期实行的日美同盟与日中友好并存的亚洲外交政策体系上。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奉行了“只要日美同盟,不要日中友好”的方针,抱着老美大腿,不顾其他国家。安倍晋三虽然有所改善,但一方面跟中国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又推行价值观外交,呼吁建立四国亚太同盟,仍然存有围堵中国的潜在意识。福田比较彻底,明确表示不再提“价值观外交”、“四国联盟”,这增加了中国的安全感。日本一直以亚洲的领头羊自居,对于中国的逐渐崛起并且有超过日本的势头,出现难以接受甚至担忧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从近两年两国的接触来看,日本基本渡过了适应期,对中国的上升正在感到习惯和接受。
东亚局势亦日趋稳定
胡锦涛访日对整个东亚局势有重大影响,尤其将令台海态势更为稳定。小泉时期,日美同盟“2+2”直接把台湾列入美日共同关注的战略范围。福田上台后去掉了这一点,减少了台海局势的危险性。胡锦涛访日将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减少日本右翼对台湾问题的干扰。福田去年访华表明了在台湾问题上的“四不”态度。尽管日本政界有支持“台独”的势力,但福田在对台政策上跟他们划清了界限。相信通过胡锦涛访日,台湾问题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访日行程紧凑将签第四项文件
据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5月6日下午抵达羽田机场。7日前往关西地区,参观奈良县的法隆寺等。9日结束访问,10日启程回国。从行程上看,胡锦涛访日的行程非常紧凑。据悉中日将签署第四个重要文件,发表双方达成的同识与决议。目前,两国正就推动各个重要领域合作的可能性进行探讨。中日间签署的前三个重要文件分别为《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
福田不“拜鬼”避谈历史
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敏感问题,正值中国主席胡锦涛即将访日,为避免给日益趋暖的中日关系投下了不和谐的阴影,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并未参拜,显示日本正努力营造中日友好气氛,促进中日关系发展。中日两国经过“融冰”、“化冰”的外交努力后,胡锦涛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刻访日,将对两国发展长远关系起着正面作用。十年前的1998年,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时虽与日方确立了“首脑互访机制”,但是却因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而迟迟无法实现。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时打破僵局访华,恢复了友好气氛。去年年中,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去年年底现首相福田访华,进一步有了紧密的首脑间互动。此次,胡锦涛访日又逢中日签署友好条约30周年,是一个能促进双方强化关系的良机。中日间协定的《战略互惠关系》相信也可因此拉开马力。日本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两国首脑在会谈中,或会谈及东海油田问题,毒饺子事件以及西藏问题,但绝不会涉及历史问题。胡锦涛在相对上“亲华”的福田任期内访日,不谈“二战历史”似乎已是一个“共识”。
福田出席奥运开幕式频添变数
据悉,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有意出席八月八日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日本政府高官上个月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等人直接转达了福田的意向,称“认为首相可以出席”。如果福田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将是继前首相竹下登出席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以来时隔二十年的重要举动,此举有助于改善两国的国民感情。福田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可能强化中日两国领导层的进一步合作。 福田除了保证支持北京奥运外,同时也会向中方传达国际社会对西藏问题的忧虑,敦促双方对话。预计胡锦涛将要求日方表明反对“台湾独立”,以此来牵制日本。不能排除双方在会谈中出现对立的可能。不过,福田能否取得有利于提高内阁支持率的会谈成果,目前尚难预料。随着国际舆论的变化,福田是否出席开幕式的问题今后仍可能产生变数。
中日联合关注全球变暖问题
由于《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2013年以后的国际减排框架,福田希望中国对参与构建新框架展示积极态度。日本希望作为主席国在7月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发挥主导作用,为此获得中方合作是最重要的课题。目前,日中两国政府已达成基本共识,胡锦涛7日与福田康夫会谈后将发表关于全球变暖对策的联合声明,声明内容将包括:中方注意到了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长期目标,将研究措施,日方将考虑向中国提供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资金。
东海问题料将难以达成共识
围绕东海油气田的共同开发海域问题,日中间的分歧仍未缩小。日方主张在跨越日中专属经济水域分界线的海域内进行共同开发,而中方已着手单独开发了春晓天然气田。分析认为,该问题已错失了政治解决的良机,此次首脑会谈预计也不会达成共识。如果日本不结束东海天然气田问题的纠纷,不同意与中国联合开发,东海问题就不会有新的进展。
小乒乓推动大外交
胡锦涛访日期间的一个“重头戏”是与日相福田康夫一起掀开中日青少年友好年的序幕。他将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举行演讲,并与该校学生的日本乒乓球明星福原爱(20岁)切磋球技。目前也在讨论胡锦涛与福田亲自上阵打一场乒乓球的方案。中日首脑会谈将着重于商讨具有“双赢”效应的合作关系,胡锦涛访日后可期待的“成果”有:一、将让外界对两国共同打造的“战略互惠关系”有更鲜明的印象。二、胡锦涛可借此机会,与日本市民、青少年作近距离接触,相信对改善两国国民感情上发挥正面作用。胡锦涛的亲和之举,不仅为日中友好人士所津津乐道,也赢得日本朝野的一片赞誉。从中日青少年友好入手,通过最富表现力的渠道赢得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信任和好感,不仅展示了中国领导人平易谦和的个人魅力,更包含了灵活的外交技巧和远大的政治眼光。
日本正适应“两强并立”格局
胡锦涛此次访日,也是对去年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的积极回应。福田正使日本回到均衡外交的道路上,回到了日本长期实行的日美同盟与日中友好并存的亚洲外交政策体系上。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奉行了“只要日美同盟,不要日中友好”的方针,抱着老美大腿,不顾其他国家。安倍晋三虽然有所改善,但一方面跟中国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又推行价值观外交,呼吁建立四国亚太同盟,仍然存有围堵中国的潜在意识。福田比较彻底,明确表示不再提“价值观外交”、“四国联盟”,这增加了中国的安全感。日本一直以亚洲的领头羊自居,对于中国的逐渐崛起并且有超过日本的势头,出现难以接受甚至担忧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从近两年两国的接触来看,日本基本渡过了适应期,对中国的上升正在感到习惯和接受。
东亚局势亦日趋稳定
胡锦涛访日对整个东亚局势有重大影响,尤其将令台海态势更为稳定。小泉时期,日美同盟“2+2”直接把台湾列入美日共同关注的战略范围。福田上台后去掉了这一点,减少了台海局势的危险性。胡锦涛访日将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减少日本右翼对台湾问题的干扰。福田去年访华表明了在台湾问题上的“四不”态度。尽管日本政界有支持“台独”的势力,但福田在对台政策上跟他们划清了界限。相信通过胡锦涛访日,台湾问题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