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美国,中国后发制人开始发力
2008-06-23 10:18:04
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安纳波利斯闭幕。昨日,国内各大媒体上将焦点集中在了,王歧山副总理的谈判风格、中方开始指责美元的恶意贬值以及美方作为反击提出中国的价格管制问题。与此同时,昨日出现的几个报道:周小川行长承认中国的金融监管存在不足、花旗银行发布报告认为奥运前中国的电价、油价会上调和A股昨日再次大跌等一系列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实际上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值得中国深思和警惕!
恶意贬值——中方对美应穷根追底
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是最近两年来中美战略对话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一直以来,中国实际上都处于被动局面,被美国指责人民币升值速度太慢,并以此要挟,要求中国加大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同时放开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和范围;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在保尔森指责人民币汇率的同时,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也踢出了临门一脚,开始有力的回应:美元贬值才是人民币被迫不断升值的罪魁祸首。
保尔森此前表示,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近20%,但人民币仍需进一步升值,人民币汇率弹性仍需增强;而周小川17日对此问题的回应是,美元贬值造成包括原油在内的基本商品价格上涨,进而推动中国通货膨胀,而这样的情况“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他在“管理金融和宏观经济周期”的分论坛上说,美元疲软推高了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引发通胀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损害。飞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人民币汇率造成了过度的压力,并导致中国通胀上升。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刺痛。”
实际上,正如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所说的那样:美元大幅度贬值在世界经济中造成的混乱已经有目共睹:初级产品价格扶摇直上,全世界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混乱。“除此之外,最大的后果是‘山姆大叔’借此变相赖债。”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到2006年末,外国在美资产已达162946.19亿美元,扣除美国海外资产137549.90亿美元,美国净负债高达25396亿美元。由于中国是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且储备资产绝大多数是美元计价资产,中国由此受害特别深重。
对于中国指责美元贬值问题,虽然保尔森回应,不排除布什政府与其他国家携手干预汇市,在外汇市场上买进美元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并不对其抱太大的希望,一直以来,美国常用汇价决定于市场供求为托辞,强调政府对汇价干预无效,其实并不尽然,美国的政策手段依然是有的,关键在于意愿。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当前低迷的美国经济来说,强势美元对美国经济的复苏只会起到阻碍作用,不要忘记,打着民主旗帜的美国,坚持“个人利益”至上,他可没有中国政府的那种“说到做到”的信誉。
相比之下,对于中国的这一指责,美国今后将找出各种托词来应对,实际上,所谓的“中国价格管制”问题就是其反击的武器。对于美国的这种态度,中国方面不应该手软,应该坚持打破沙锅追到底,在这点上中国应当硬下去。因为,美元弱势、坚持人民币强势一方面是在转嫁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攫取中国的财富。
价格管制——美方今后拿捏中国的把柄
在这次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能源问题开始替代汇率成为焦点。从会议现场传来的消息:中美双方已经就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合作的框架文件以及优先合作领域达成了一致,并且正在积极推进五个行动计划的制订。
如同双方之前的战略对话一样,美国首先抛出了对中国的价格管制的质疑。对于中国国内燃油和电力的价格管制,保尔森此前就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关切。美方一直将推高世界油价的责任推在中国身上,他们想借此次对话迫使国内放开油价电价的管制。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中国目前也正在考虑放松价格管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包括继续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并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但是,不会迫于美方的压力而立刻放松。
就在这则消息爆出来前后,本周三美国花旗银行的投资报告就发出了研究观点认为“中国电价、油价奥运会前将大调”,这个论点在跟美国官员的口径是一致的。花旗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在报告中提到,虽然过去一段日子煤价和油价急涨,但中国自2006年第二季后已经没有调整电价,而柴油和汽油的价格自2007年10月份起亦没有调整。目前中国的公用及能源价格较国际水平起码低50%。这种情况不可能长远持续下去。愈来愈多亚洲国家开始削减对原油的补贴,该行相信中国会迅即跟随。她认为短期调整价格是好的时机,而且规模要比市场预期大。其预计,中国若大幅调整电力和公用价格,航空、汽车和制造业的股票将会受到冲击,但这些行动对市场有正面的影响,因这显示出政府的政策愈来愈以市场为中心,而不是持续价格干预,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对于花旗的这种观点,亚博分析员并不认同,中国的政府的政策当然要以市场为中心,但宏观调控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宏观调控模式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采用美国政府的那种完全放开的监管模式,在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的局面下,政府干预市场的发展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当前,应对通货膨胀是中国政府的经济调控首要任务,在夏粮尚未完全实现丰收的情况下,提高电价和油价一方面对夏粮的丰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让刚刚回落的CPI有继续上涨之虞。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凭什么国外的油价涨了,中国的就必须得涨,中国是要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更何况目前全球的价格上涨是人为的结果,而非真正的供不应求的结果。所以,对于电油价格的上涨,中国方面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式,应当慎行!
监管漏洞——意指何方耐人寻味
1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美国表态,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周期跟过去不一样。但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政策缺陷或监管不足造成。此前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被股民普遍解读为导致A股如此惨状的罪魁祸首。
18日,中国A股出现了10连跌之后难得的大涨,但随即在昨日,就在政监会召集各基金总监开会之际,A股再次出现一片惨绿,这情形惨不忍睹。
对于周小川行长的这句讲话,耐人寻味,国内三大知名学者对起解释也各不相同: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表示,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代表监管层要出来说话了。但他认为,监管层光说话没有用,要有具体的措施;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笑称,周小川是个很聪明的人,说话很巧妙。他很主动地承认中国金融市场的缺陷,就等于事先给大家打了预防针,将来股市有异常的现象时,就是因为政策上有缺陷。这句话应该不光针对股市,还有热钱的问题。有时候,市场监管严对股市还会雪上加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则认为这是中国要建立金融首长负责制。
而我们要问的是,周小川行长这句话里“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政策缺陷或监管不足造成”,究竟哪些经济的问题是由哪方面的政策缺陷和监管不足造成的,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说这句话?当前经济,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流动性泛滥、股市大起大跌、经济结构失衡;前期国家出台的“救市”的措施差强人意,并未提震中国股市,那么中国股市的下跌恐怕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吧,并非在所谓的“印花税”“大小非减持”等问题上。应该说,借助2008年的奥运会,机构投资者在绑架政府,双方的博弈时下应该跟前两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时的情况差不多。对于周小川行长的这句耐人寻味的话语,我们仍需拭目以待,继续分析,但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后期政策性的变动方向可能与大家希望的并不一致!
恶意贬值——中方对美应穷根追底
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是最近两年来中美战略对话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一直以来,中国实际上都处于被动局面,被美国指责人民币升值速度太慢,并以此要挟,要求中国加大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同时放开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和范围;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在保尔森指责人民币汇率的同时,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也踢出了临门一脚,开始有力的回应:美元贬值才是人民币被迫不断升值的罪魁祸首。
保尔森此前表示,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近20%,但人民币仍需进一步升值,人民币汇率弹性仍需增强;而周小川17日对此问题的回应是,美元贬值造成包括原油在内的基本商品价格上涨,进而推动中国通货膨胀,而这样的情况“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他在“管理金融和宏观经济周期”的分论坛上说,美元疲软推高了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引发通胀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损害。飞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人民币汇率造成了过度的压力,并导致中国通胀上升。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刺痛。”
实际上,正如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所说的那样:美元大幅度贬值在世界经济中造成的混乱已经有目共睹:初级产品价格扶摇直上,全世界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混乱。“除此之外,最大的后果是‘山姆大叔’借此变相赖债。”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到2006年末,外国在美资产已达162946.19亿美元,扣除美国海外资产137549.90亿美元,美国净负债高达25396亿美元。由于中国是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且储备资产绝大多数是美元计价资产,中国由此受害特别深重。
对于中国指责美元贬值问题,虽然保尔森回应,不排除布什政府与其他国家携手干预汇市,在外汇市场上买进美元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并不对其抱太大的希望,一直以来,美国常用汇价决定于市场供求为托辞,强调政府对汇价干预无效,其实并不尽然,美国的政策手段依然是有的,关键在于意愿。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当前低迷的美国经济来说,强势美元对美国经济的复苏只会起到阻碍作用,不要忘记,打着民主旗帜的美国,坚持“个人利益”至上,他可没有中国政府的那种“说到做到”的信誉。
相比之下,对于中国的这一指责,美国今后将找出各种托词来应对,实际上,所谓的“中国价格管制”问题就是其反击的武器。对于美国的这种态度,中国方面不应该手软,应该坚持打破沙锅追到底,在这点上中国应当硬下去。因为,美元弱势、坚持人民币强势一方面是在转嫁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攫取中国的财富。
价格管制——美方今后拿捏中国的把柄
在这次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能源问题开始替代汇率成为焦点。从会议现场传来的消息:中美双方已经就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合作的框架文件以及优先合作领域达成了一致,并且正在积极推进五个行动计划的制订。
如同双方之前的战略对话一样,美国首先抛出了对中国的价格管制的质疑。对于中国国内燃油和电力的价格管制,保尔森此前就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关切。美方一直将推高世界油价的责任推在中国身上,他们想借此次对话迫使国内放开油价电价的管制。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中国目前也正在考虑放松价格管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包括继续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并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但是,不会迫于美方的压力而立刻放松。
就在这则消息爆出来前后,本周三美国花旗银行的投资报告就发出了研究观点认为“中国电价、油价奥运会前将大调”,这个论点在跟美国官员的口径是一致的。花旗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在报告中提到,虽然过去一段日子煤价和油价急涨,但中国自2006年第二季后已经没有调整电价,而柴油和汽油的价格自2007年10月份起亦没有调整。目前中国的公用及能源价格较国际水平起码低50%。这种情况不可能长远持续下去。愈来愈多亚洲国家开始削减对原油的补贴,该行相信中国会迅即跟随。她认为短期调整价格是好的时机,而且规模要比市场预期大。其预计,中国若大幅调整电力和公用价格,航空、汽车和制造业的股票将会受到冲击,但这些行动对市场有正面的影响,因这显示出政府的政策愈来愈以市场为中心,而不是持续价格干预,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对于花旗的这种观点,亚博分析员并不认同,中国的政府的政策当然要以市场为中心,但宏观调控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宏观调控模式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采用美国政府的那种完全放开的监管模式,在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的局面下,政府干预市场的发展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当前,应对通货膨胀是中国政府的经济调控首要任务,在夏粮尚未完全实现丰收的情况下,提高电价和油价一方面对夏粮的丰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让刚刚回落的CPI有继续上涨之虞。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凭什么国外的油价涨了,中国的就必须得涨,中国是要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更何况目前全球的价格上涨是人为的结果,而非真正的供不应求的结果。所以,对于电油价格的上涨,中国方面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式,应当慎行!
监管漏洞——意指何方耐人寻味
1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美国表态,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周期跟过去不一样。但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政策缺陷或监管不足造成。此前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被股民普遍解读为导致A股如此惨状的罪魁祸首。
18日,中国A股出现了10连跌之后难得的大涨,但随即在昨日,就在政监会召集各基金总监开会之际,A股再次出现一片惨绿,这情形惨不忍睹。
对于周小川行长的这句讲话,耐人寻味,国内三大知名学者对起解释也各不相同: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表示,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代表监管层要出来说话了。但他认为,监管层光说话没有用,要有具体的措施;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笑称,周小川是个很聪明的人,说话很巧妙。他很主动地承认中国金融市场的缺陷,就等于事先给大家打了预防针,将来股市有异常的现象时,就是因为政策上有缺陷。这句话应该不光针对股市,还有热钱的问题。有时候,市场监管严对股市还会雪上加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则认为这是中国要建立金融首长负责制。
而我们要问的是,周小川行长这句话里“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政策缺陷或监管不足造成”,究竟哪些经济的问题是由哪方面的政策缺陷和监管不足造成的,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说这句话?当前经济,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流动性泛滥、股市大起大跌、经济结构失衡;前期国家出台的“救市”的措施差强人意,并未提震中国股市,那么中国股市的下跌恐怕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吧,并非在所谓的“印花税”“大小非减持”等问题上。应该说,借助2008年的奥运会,机构投资者在绑架政府,双方的博弈时下应该跟前两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时的情况差不多。对于周小川行长的这句耐人寻味的话语,我们仍需拭目以待,继续分析,但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后期政策性的变动方向可能与大家希望的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