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示年内或将不再加息

2007-11-14 09:38:13    

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在当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优于上调利息的,因此预期年内央行不会再加息……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5%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近年历史新高。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此次上调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九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除了3月份和7月份没有使用此货币政策,其他时间央行保持平均每月一次的存款 准备金率调整频率。8月份以来,调整频率进一步加快。

央行指出,此次上调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36万亿元,同比多增6073亿元。

目前依然较大的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引发广泛关注。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继续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信贷投放过多。央行11月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适当加大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已释放紧缩信号

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二○○七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经透露出进一步紧缩的信号,且如我们《亚博每日经济》所预期的那样“加息并不会如期而至”。最新报告指出,第三季度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货币信贷扩张压力依然较大,存款继续呈现活期化趋势,贷款增长较快。下一阶段将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加大调控力度。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36万亿元,同比多增6073亿元。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5108元,比2006年末升值3.97%。

在宏观调控力度上,报告总结了三季度以来对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力度,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和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的问题,维护总量平衡。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与此同时,引导信贷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报告在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说,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适当加大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促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到具体政策实施上,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将综合运用对冲措施,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当前流动性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加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年内央行或不会再加息

流动性泛滥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老问题,收紧流动性的手段主要依靠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于美国次级债风波逐渐在欧洲、美国、日本内部发酵,且美联储在降低利息。尽管中国作为一个封闭的金融市场,但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央行加息将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是最好的消除国内流动性的方式。

而对于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在市场普遍预期之内,年内9次,几乎是一个月一次的提高,已经成为同期化、规律化的调控措施。单一提高一次,并不会产生明显调控效果,对于市场的影响还要看连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累积效应。

而对于之前市场预期很高的加息,分析认为,事实上,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对2007年年内加息次数的预测出现较大分歧。有机构预测年内加息2次,有机构则预测年内加息的必要性在降低。我们认为,中国利息高企而美元在下调利率,中美利差缩小,其后果就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持续加息将导致明显升值。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都是收紧流动性的手段,可以相互代替,在当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甚至大于上调利息,因此年内央行不会再加息。此外,由于央行连续加息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加息事实上在引入更多的热钱导致股市疯涨的的同时也正在动摇股市不断上涨的根基,这样将会加速泡沫的破灭,显然不利于经济稳健发展,因此,我们预期未来的调控央行将更加注重考虑对股市的影响。对于此前连续的加息,我们认为,重点应该针对的是房地产市场泡沫,意在挤出一部分国内跟风的投机炒做者,而目前经过连续几次加息已接近一部分购房者的承受极限,不再选择加息也是出于风险控制的结果,事实上,房地产调控的效果正在显现,因此,央行也就转而采取其他措施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房地产的调控效果,如加强贷款管理和土地管理等。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