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聚焦金融开放

2007-11-20 09:39:05    

美国在对华经贸问题上正在渐渐翻出底牌,不管是围绕汇率还是贸易失衡的指责,最终的目标就是要中国开放金融业,而后者恰恰是美国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一块。既然如此,那么今年的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金融业开放问题也必将是其的重中之重……

美披露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重点

美国财政部中国问题特使霍尔默(Alan Holmer)日前表示,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将于12月12日和13日在北京举行。
对话议程主要将涉及五个方面:监管透明度、加强节能和环境保护、保护和鼓励创新、食品和产品安全,以及包括汇率和宏观经济政策、市场准入、金融市场发展和开放在内的重大经济问题。较之今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此次战略对话的议程中首次列入了食品和产品安全问题。

在从长期和宏观的角度阐释了中美双边经济关系之后,霍尔默综合盘点了美国对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三大核心目标:建立合作新习惯、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积极鼓励中国在国际往来中承担其对世界的责任。

霍尔默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合作对话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抵制中美都存在的保护主义倾向。

分析认为,美国在对华经贸问题上正在渐渐翻出底牌,不管是围绕汇率还是贸易失衡的指责,最终的目标就是要中国开放金融业,而后者恰恰是美国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一块。既然如此,那么今年的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金融业开放问题也必将是其的重中之重。

招行获准纽约设立分行试探中国金融开放

中国银监会日前专门为招商银行开设纽约分行的申请获得美联储批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楼文龙在会上还透露,工商银行在美国设立分行的第一步已经通过。在下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后,可能工行也会有好消息。分析认为,在中美即将召开的战略经济对话前放行中资金融机构设立分行其背后是其在试探中方对此的态度。国内有分析认为,招行获准纽约设立分行不仅是招行的“一小步”,更是中国银行业迈出国门的“一大步”。而事实上,这“一大步”的背后却是这样尴尬的事实:除了招行外,在过去16年中,美国监管机构没有批准一家中资银行在美国开设分行。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政界和商界不断敦促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美国的银行在中国内地攻城略地。截至去年底,在所有外资银行中,美资银行在内地分支机构的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港资银行。与此同时,中资银行共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29家,其中来自美国的有6家,名列第一。

在过去的近4年时间里,为了推动金融业的改革,中资银行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入股,一度引发“贱卖论”的争议。同时,中国兑现入世承诺,逐步取消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有分析认为,目前,中资银行的经营实力今非昔比,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工作也已经完成。就国内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历程而言,单纯引入外资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阶段早已过去,因此,下一阶段,应当以对等原则为先,要彻底打破美国人的双重标准。我们认为,事实上,在当前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之下对等开放美国是非常乐意配合的。

金融开放老美一箭三雕

我们之所以说美国非常乐意配合,原因在于:首先,我们注意到,美国众议院5日罕见地通过了一项象征性决议,要求中国金融服务业完全对美国企业放开。在这份以绝对多数通过的决议中,美国众议院敦促政府在12月份举行的中美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上对中国施压,要求中方取消对外资在银行、保险及证券公司的持股限制。根据最新决议,国会要求美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国企业的美国经营许可时,应将中国是否在同一领域对美国企业进行限制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显然,美国是已经做好了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准备的。

同时,过去美国国会通过针对中国的决议大多是有关政治的,并且都是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像现在这样针对单个具体问题通过决议实属罕见,而其背后金融界起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且在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内地股市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在美国国内市场苦苦挣扎于次级债“黑洞”的金融机构,自然不愿放弃中国这块“大蛋糕”。从美国银行首席财务官普莱斯的话语中就可以体会出来。日前,他表示,2005年6月美国银行投入30亿美元成为建设银行的战略投资者,现在这些股权按市场价格计算已经上升到190亿美元,从账面价值来看,增加了160亿美元;另外按照当初的协议,美国银行还可以选择将在建行持有的8.5%的股权上升为19.9%,这个选择若兑现可折合约160亿美元。两者相加,美国银行在建设银行的潜在获利共约为320亿美元,足以抵消其因美国次级贷造成的近40亿美元损失。

另外,巧合的是,就在该决议通过当天,包括财政部和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召开专门听证会,讨论次级债问题。美国财政部负责国内事务的副部长斯蒂尔在听证会上坦陈,信贷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动荡“远未结束”。因此,美国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中国开放本国金融有借此为国内金融业解困的嫌疑。

对于中方,肯定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问题是我们在面对美方的压力时,应该清楚意识到两点:其一,必须明白“我们要什么”,当前阶段中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如何,并利用美方的因素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其二,不用惧怕美方的压力,要坚信中美贸易是互利的,美方在发展与中国的双边经贸过程中获益很多,不可能轻易放弃这样良好的经贸关系。因此,在符合我们利益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一些步,但重在利用美方的因素实现我们自身的战略目标。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