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密集调研宏调思路相机微变

2008-07-09 09:42:51    

近日,温家宝、习近平和王岐山分别在江苏、上海、山东、广东等地考察工作,对当前外贸、金融等方面发展形势表达了关注。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高层密集的调研意味着宏调思路再将生变……

温家宝:防止大起大落

7月4日至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上海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江苏,温总理先后考察了清华紫光软件集团公司、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龙腾光电等高科技企业。温总理特别关心纺织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深入棉纺一线,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共谋破解难题之道。在无锡太湖的万亩水稻示范园,温总理嘱咐农民一定要抓好粮食生产,多为国家作贡献。在上海,温家宝来到上海洋山深水港,考察了码头和东海大桥的建设、运营情况,还到联合利华、携程旅行网服务中心、上海光源实验室,进行调查研究。

考察期间,温家宝对江苏、上海两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的同时,还特别指出了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为此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保持经济在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二要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三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四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五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王岐山:强调金融安全

7月3日至5日,王岐山一行先后到山东省烟台、威海两市的部分外贸企业和商业银行实地考察,并分别召开外贸和金融形势座谈会。金融稳定健康发展是王岐山此次调研的一个重点。在威海市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威海分行,他向银行管理人员详细了解今年上半年存贷款、结售汇、盈利水平和金融调控政策落实情况。他说,银行要切实树立起市场和服务观念,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和城乡居民的需要。

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市场调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调研期间,王岐山对山东省外贸和金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外贸形势座谈会上,他指出,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从结构上、方式上、质量上来解决眼前的困难,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政府和企业越要统一认识,看到有利条件和发展潜力,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在金融形势座谈会上,他强调,面对当前国内外不利因素增多的新情况,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落实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银行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自身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习近平:坚持改革开放
7月4日至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一行在广东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走进工厂、访农家、上码头、下社区,在深圳和东莞两地,对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合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考察中,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广东的工作,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在解放思想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广东等各有关方面要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5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广东党政负责同志座谈会,在听取地方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深刻阐述了推动粤港澳互利合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和实施重点。广东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与港澳经贸联系紧密等优势,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相互尊重、互利互惠,进一步加大粤港澳合作力度,提高合作水平,开创粤港澳合作新局面,为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还充分肯定广东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路。他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为基本途径,以加强基层党组织、激发党员活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为根本目的,深入研究如何把城市和农村这两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统筹起来,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城乡党建互促共进机制。

“三驾马车”不再协调运转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2008年将是中国经济较为困难的一年,上半年的情况表明,比之通胀更为棘手的滞胀迹象似乎有所抬头,其中包括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出现回落势头,出口增速更是一反近年常态降至20%以下。这些宏观面上的变化趋势虽可视为此前宏观调控的成果显现,但其在微观层面所带出的副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如此前就有报道称,今年1~5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小幅增长4.3%,增幅同比回落44.8%。此外,全省有超过一万家企业出现亏损,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6.0%,亏损额207.96亿元,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0%。

中国经济每每经历短暂通货膨胀后迅速出现下行拐点,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即在于长期存在的投资、出口与消费间结构性失衡。2007年,此三者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8%、24%与38%。这种增长方式的偏颇,很容易造成生产要素过度投入到包含初级劳动较多、较易实现比较优势但又较难实现技术变迁的部门,以及其他一些远离最终消费甚至边际效应为零的领域。故此,因需求虚增而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往往只能由企业自行消化,其利润率恶化所导致的职工消费不足则再次成为下一波失衡的起点。

决策部门为了提高经济运行中的自主性、灵活性而付出的努力值得称道。不过,至少在可观测范围内,这些努力往往因为问题的复杂性,而显得有些左右为难。譬如说,为了遏制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冲动以及当下已经出现的通胀趋势,央行应以适度加息进行调整,但在另一方面,加息可能消减政府为使过热行业降温而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力,因为加息将导致更多以套利为目的的资金流入,而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将导致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从而使紧缩货币政策效用大打折扣。

自从进入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经济所遭遇的问题往往被最后归结为国际收支失衡而导致的货币困局。事实上,作为一个大国,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根本之道应该并且可以从消除内源性固有缺陷入手。不少学者认为,造成当前经济运行障碍的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财政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不快,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应当说,这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判断,最起码,它在大幅调整汇率效果存疑且不太可能付诸实施的情况下,为切实扭转当前局面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解决思路。
中国宏调遭遇新任务
温总理调研后发表的意见为:总体而言,形势是好的,但要在充分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同时,又要充分估计和重视面临的困难。温总理的论断辩证地指出中国经济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尤其是自今年以来,此前主要定位于“双防任务”(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开始遭遇新的任务——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调控任务变化的背后,反映出中国经济依然存在冷热不均、起伏不定之忧,必须以持续不断、常抓不懈的宏观调控来不断控制起、降的幅度。否则,表面的“繁荣”伴随着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并带动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不断上行,而这种能够自我强化的怪圈一旦遭遇内外部环境突发变故(如美国次贷危机),又会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或资本离场止损而演化为较长时期、较大范围的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

当然,相比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任何理论模型难免都会相形见绌。具体而言,中国的消费不足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它所涉及的收入分配、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环节,横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诸多领域,未必一定遵从于物理世界的线性思维。此外,在中国这样一个转轨中的国家,财税资源的集中以及政府干预的加强,对于未来经济长期增长究竟意味着什么,似乎也有继续讨论的余地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济新兴加转轨的特点,正在为不同流派的学术分支提供着观察、分析、判断、实验的丰厚土壤。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观点的充分交流,当能有助于各方克服自身存有的狭隘,不断帮助成长中的中国完善其自我维护、自我稳定的认知与能力。

宏观调控或相机微调

面对通胀高企和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半年宏观调控或需相机微调。由于近期不利因素增多,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应因时因势而调整,既要防大起,也要防大落,尤其要防止出现增长速度明显回落、物价水平依然较高的局面。

下半年,我国经济将面临新“双防”,即防通货膨胀和防经济减速过快。在防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将继续。在政策工具上,不排除央行在下一阶段会采用利率的调整来化解物价上涨的压力,预计三季度会采用非对称加息一次(存款上调27个基点,贷款上调54个基点);随着出口减速和贸易顺差的不断减少,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会减缓。同时,为了防范经济减速过快的风险,将对一些风险较大的行业采用信贷适度放松和财政政策进行适当支持,做到有保有压。

在经济工作中应当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为目标,按照“控物价、稳需求、调结构、防风险”的原则,做好经济工作。其中,从紧货币政策在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的基础上,适时适度灵活调整信贷政策,支持支柱产业发展;稳健财政政策要有针对性地提高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以对冲汇率升值对出口带来的影响;汇率政策要通过人民币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此外,要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与管理,提早研究应对热钱流出的预案,提升对资本冲击型危机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在热钱大规模流动时,可采取征收外汇兑换“托宾税”、外汇存款准备金零利率等政策。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