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联公投”以闹剧开始以惨败告终

2008-03-25 09:56:40    

台湾“中选会”22日晚公布,14401个开票所完成点票,马英九得7,658,724票;谢长廷得5,445,239票。得票比例为58.45%比41.55%。中国国民党的马英九、萧万长赢得了大选。至此,台湾再次进行了政党轮替,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全面执政已经成为事实……

“入联公投”以闹剧开始以惨败告终

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的参选人马英九与民进党的参选人谢长廷得票的悬殊不可谓不大。马英九得票率接近六成,开创台湾选举“总统”的最高得票率纪录。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国民党的参选人、民进党的参选人、亲民党的参选人各自得票率百分之三十几,民进党的陈水扁略高几个百分点而“侥幸”成功。2004年的“总统”选举在“两颗子弹”效应下,民进党的陈水扁以多出对手两万多票胜出,得票率五成,多百分之零点几而已。今次民进党的老对手国民党赢得痛快,赢得风光,多出二百多万张选票,马英九的得票率达六成,这样的选举成绩是值得好好回味的,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回望,陈水扁的民进党执政八年,台湾社会全面倒退,民众悲情万分,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紧张。2000年民进党的陈水扁“侥幸”上台,是“冷手执个热煎堆”。当时惯于街头闹事、在野抗争的民进党实际上根本没有做好执政准备,也没有执政能力。他们带一身草莽之气处理台湾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结果把台湾搞得乱象纷呈,一塌糊涂。他们抱着推行“台独”“去中国化”的分裂宗旨处理两岸关系,结果令两岸关系无法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稳定发展。

民进党执政后,由陈水扁“家族”和身边近臣开始相继陷入贪腐巨案之中,可谓丑闻不绝。人民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绝食示威,要求涉嫌弊案贪腐丑闻的陈水扁引咎下台。此一社会运动长达两个月之久,最高潮时有逾百万民众参与“倒扁”。陈水扁虽然死撑不走,厚颜不认错,但民进党的执政格局受到了极大的动摇。今日台湾“总统”大选民进党大败的结果,可以说从那时已经露出端倪。2005年的台湾市、县“三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丢掉了许多传统的“绿营基地”;今年年初的台湾“立委选举”民进党又是大败,在台湾“立法院”中成为更加缩水的少数党。

陈水扁当局执政八年,令台湾民众最为不满、身受其害的,是台湾经济惨淡经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这些年来,台湾经济的表现可说在亚洲地区处于“包尾”状况,早已失去了当年“亚洲小龙”的雄风。陈水扁当局为了转移视线,为了扭转台湾民众对他们的不满,不断玩弄“政治议题”,不断以“去中国化”和猛切“台独香肠”来撕裂社会族群,激化社会矛盾,挑衅两岸关系,抹黑政治对手。这套手法过去曾经为民进党、陈水扁捞取选票上台、掩饰执政无能发挥过作用,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煽动性。然而随时间的转移,时局的发展,民众的成熟,这套东西已经愈来愈不灵,愈来愈引人反感,最终也无法挽回民进党和陈水扁的败局。对此,今次“总统”选举“捆绑”“入联公投”得票远不过半就是又一明证。

将“入联公投”和“总统”大选捆绑在一起,本是陈水扁当局和民进党试图赢得今次选举的一张王牌,他们试图把“入联公投”炒作成今次选举的最热话题,打击对手,开拓票源,且为“法理台独”制造“民意授权”准备,然而“入联公投”从一出笼就注定了它无法成事的命运。大陆坚决反对、严厉警告,将其视为“变相台独”举动,会引起严重后果;全世界多数国家也齐声谴责“入联公投”,美国方面在大陆压力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多次表示反对“入联公投”;更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多数民众对“入联公投”的欺骗性和危险性已有洞见,在大选中拒领“公投”票,使“入联公投”无法跨过最低限度的有效门槛。“入联公投”以闹剧开始,以惨败告终,这是台湾今次大选中的最大看点。

马英九胜选宣言:力求两岸经济双赢

台湾大选的投票结果公布后,国民党竞选总部门外的支持者情绪高涨。马英九随后发表胜选宣言表示:“台湾人民对于政治开始厌烦、对于蓝绿吐不完的口水感到无奈……但选举结束是承担的开始,我们深信唯有改革,才能带来改变;唯有改变,台湾才有希望!”

另外,马英九致电对手谢长廷、苏贞昌,并向他们的团队和支持者致意,向他们伸出友好之手。表示:“这一段期间,我们虽然相互竞争和作过一些批评,但我们透过民主改革共同推动台湾向前进步,共同完成了台湾民主政治又一次的胜利。民主自由是台湾人共享最珍贵的资产,也是台湾价值最核心的部分,我一定会好好的珍惜它、坚决的捍卫它。”同事承诺,执政后有机会与民进党合作,谢长廷在选举期间发表的若干政见,也会在未来纳入施政考虑之中。
之后,马英九和萧万长出席竞选总部召开的记者会,被记者追问他如何和内地好好沟通,改善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马英九表示,经济政策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促进台湾基础建设、提升产业创新价值,以及全球连结促进经贸关系,这不是只针对内地。

不过,他承认,两岸政策需要一步步来,他认为两岸可以在对等的关系下,商讨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方便投资者等措施,这些都是促进台湾经济的良策,可以达至双赢局面。其强调,会按人民的诉求,以经济议题行先,组织廉洁的团队服务群众;萧万长则表示,会在执政后,研究解决压制通胀的方法。另外,马英九坦言,当选后笑容不多,因为压力很大,是重大承担和责任的开始,选举结果亦是预料之外。

马英九当选美英日外相电贺欧盟也跟随

马英九当选“总统”,国际祝贺不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日本外相高村正彦、英国外相米勒班都在第一时间表示欢迎之意,并且期待政权的移转,能为两岸关系带来助益。

马萧当选,台海关系出现新的契机,日本外相高村正彦除了表达恭贺之意,也表示日本希望两岸进行直接对话解决问题。高村正彦表示:“台湾情势稳定,须靠两岸人民达成。”高村正彦并且重申,日本不支持台海两岸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的企图。

布什在第一时间亲自向马英九发表贺词,认为台海之间必须进行对话,希望双方以和平解决歧见。另外,美国国务院也以发言人麦考马克的名义,祝贺马英九当选,认为台湾这次选举再创民主里程碑,也期盼与台湾新领导人致力于美台经贸,维持人民之间的关系。

英国外相米勒班也在对马英九的道贺信中,认为选举结果提供两岸改善关系的机会,欧盟也对选举结果大表欢迎,重申一个中国政策支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变天”后可能发生的几大变化

对于这次的选举,应该说是台湾人民的选择,必须予以尊重。不过,我们要看到的是,马英九、萧万长的当选,中国国民党的全面执政,势将牵动台湾政局的巨变,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一,意识形态领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台湾活跃了整整8年,与执政理念紧密互动的极端意识形态将从最高峰急剧下滑,和谐理性的意识形态有望逐步取代。极端的意识形态包括激烈的台独意识、狭窄的民粹主义、疯狂的族群歧视,等等。和谐理性的意识形态,正是与之相反的进步的、包容的、和解的意识形态。陈水扁、民进党执政8年以来,把极端的意识形态操弄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今天的选举结果表明,人民唾弃民进党极端的意识形态。马英九、国民党不会不高度尊重民意,不会不采取有效措施来结束极端意识形态的时代。

第二,两岸关系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要指出的是,两岸的最终前途的讨论还有待时日,这是急不得的。但是,两岸紧张对峙、互不信任的关系将会得到较快的、较有效的改善。两岸进入和平协商进程的前景是乐观的。尤为重要的是,两岸人民感情得到了修复及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两岸经济、文化、民众的直接交流,尤其是两岸直接三通的完全实现,将使得两岸关系从紧张快步走向缓和。民进党执政时期,以挑衅大陆、破坏两岸关系为施政主要手段的状况,在马英九、国民党执政之下,有可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第三,两岸关系政策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两岸关系政策涉及大陆对台政策及台湾对大陆政策。在陈水扁当政的8年当中,两岸关系政策基本上是以两岸斗争为主,以和平与非和平的矛盾为主,以政府断绝往来为主。马英九、国民党执政之后,两岸关系政策当然是以和平发展为主。一,和平发展是胡锦涛与中共制定的对台政策,并在全力执行之中。二,和平发展也是国民党的主要政策。三,关于和平发展,国共已经达成共识。我们比较大胆地断定,和平发展是未来的两岸关系政策的最重要的内容,无论是大陆的,或者是台湾的。

第四,台湾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马英九、国民党执政之后,拼经济是其最重要目标,因为两岸关系稳定成为事实,加之台湾新政府的经济政策有效,再加上大陆政策的全面配合,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化,台湾经济应该能够很快地结束边缘化的尴尬局面。比如,两岸达成更加密切的经济协议之后,大陆对台湾进入中国东盟自贸区会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因为民进党执政8年来,台湾经济长期低迷乏力,因而留下了大量的投资空间。国际投资者一定会看好台湾,资金蜂拥而至,台湾必然成为新的世界经济热点地区。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