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承前启后面向未来
2008-05-27 10:11:17
5月23日至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仅半个月之后的首次出访,中国成为他出访的首个独联体国家以外的国家,充分表明了他本人和俄罗斯政府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特殊性战略性和牢固性
中俄一路稳步向前走
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曾经的伟大“中苏友谊”又回来了具一项对全俄联邦内46地区民意调查显示23%的俄罗斯人认为目前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是最友好国家,超过曾被认为是兄弟、甚至准备组建国家联盟的白俄罗斯,而跃居排名第一
针对俄罗斯人对中俄友好关系的评价,有分析人士指出,超过独联体很多成员甚至白俄罗斯,而将中国列为第一友邦的结果,显然是让人惊奇的不过,这与两国近年来,包括“国家年”在内一系列活动的积极展开密切相关当然,如果中俄要想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赢得普通民众的认同,应该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而5月23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则再次把中俄友谊推向了升华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就像吃饭时用的筷子:一根筷子夹不到食物,两根筷子才能把美味食物送入口中自1996年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俄关系合作双赢,稳步前进。叶利钦时代的俄中关系,吸取了历史教训,不结盟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寻求并拓展两国共同利益成为主要诉求,奠定了俄中关系的基调2000年普京上任后,实施强国外交战略,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视中国为共同推进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可靠伙伴的同时,同中国和东亚国家一起,携手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印一起推动三国外长会晤机制化2006年,两国元首曾4次会面,面对面地坦诚交流,使双方互信提高到新水平去年,普京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史无前例”的最好水平,俄中关系的质量及合作已达到前所未有高度,希望两国能将这种关系保持下去
在一些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如朝鲜半岛和伊朗核问题等,两国也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战略分析家称,考虑到近年来俄对日、印等亚太大国双边关系互动变化,以及调停和缓诸如伊朗和朝鲜核问题等国际上棘手难题的需要,更凸显密切中俄关系的重要性
危难之处见真情
危难见真情在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是第一批向中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之一。并迅速作出反应,成为第一个向四川灾区捐助物资的外国政府,并且派出救援人员赶赴灾区,真可谓“患难见真情”。俄罗斯救援队在四川灾区艰苦奋战,成功解救出幸存者;带着先进设备和药品的医疗队紧随其后,奔赴灾区开展救治工作。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令中国人民感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俄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灾情发生当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普京就分别致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俄政府和人民,向地震灾害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致以亲切慰问,并表示俄将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必要的协助。俄罗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公民也纷纷以函电、电话等不同方式,请使馆转达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灾区人民的深切慰问
13日至17日,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的四批援助物资陆续运往成都。第一、二批援助物资以帐篷、被褥等为主,第三、四批物资以食品、便捷发电机为主。俄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14日表示,俄紧急情况部的医生、救援人员等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待命援助中国。 16日17时30分,俄罗斯首批救援队乘坐一架伊尔—76型运输机飞抵成都。这支救援队包括29名搜救队员和14名医生,救援队还有后勤服务、设备操作人员,机组人员,并携4只搜救犬,先进的声波探测仪和声像探测仪。按照国际惯例,他们在中国的一切花销全部自理。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救援队先到绵竹市的汉旺镇,在认真勘查搜索了17处地方、确信没有幸存者后,又赶赴都江堰展开搜寻。17日21时16分,救援队在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区的标号为“10号楼”的宿舍楼,把一名幸存者从两层楼夹缝中成功营救出来。这是外国救援队在中国营救出的第一位被困者。俄罗斯搜救队领队、俄紧急情况部行动管理局局长萨洛夫中将对俄罗斯救援队的成绩非常满意。他认为在目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紧急情况部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非常顺利,建立了默契的合作关系
19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博罗达夫金和驻华大使拉佐夫分别来到中国驻俄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代表俄罗斯政府和人民向中国人民表示慰问。 19日晚,俄罗斯又向中国地震灾区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其中包括医生、药品和医疗设备。
北大演讲以诚动人
首次以总统身份访华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二十四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发表演讲。六年前的十二月,俄前总统普京亦曾在此处慷慨陈辞。
在梅德韦杰夫的履历中,任教国立圣彼得堡大学长达九年,这使他对高校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有水平的高等院校,培养新一代学者和思想家,他们最终将成为社会名流,也会肩负起科学、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创造新成就的责任;他们将落实对社会最有益的、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他以此冀望和鼓励北京大学,赢得北大师生热烈掌声。
同时,教授生涯也让他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知识主导前进,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的人统一起来”,他希望两国所有人,特别是青年,要尊重对方的传统和文化,也继承两国的最好的历史经验,“让我们两国伟大的人民世代友好”
溯及过往,梅德韦杰夫提到“俄中关系史无前例的国家年大型项目,其主要目标充分实现,两国人民增进了相互理解”,他指出俄中两国关系的牢固基础就是二00一年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他认为俄中边界问题的成功解决则是双方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他举例从二000年开始,双边的贸易额增加了十点五倍,每年平均增长三成左右……
言及将来,他信心十足说:“我们富有成效的合作,为未来几十年双赢的双边关系及持久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说到学生的培养,梅德韦杰夫用了一句中国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说到教育时,他引用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到知识的价值,他则引用老子的“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他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位对中国文化熟悉的俄罗斯总统。
而在梅德韦杰夫看来,不仅是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的俄罗斯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正在与日俱增,“我想专门指出,在我国愿意学习汉语、了解贵国灿烂文化的青年,数量不断增加。我确信我们要更积极地发展青年交流,举办更多的文化、体育和娱乐领域的大型活动,为两国青年创造新的机会。”他的真挚和诚恳,赢得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双方确立“四大目标”
梅德韦杰夫总统此次访华期望实现以下目标:
一、建立起中俄新一届领导人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与个人友谊,确保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健康深入发展。
二、全面总结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2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共同确定中俄关系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三、不断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在涉及对方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继续相互给予坚定支持。
四、深化务实合作。两国领导人将就经贸、科技、能源、环保、人文等各领域合作交换意见,进一步探讨优化贸易结构、扩大相互投资等问题,推动互利合作取得新突破。访问期间,双方将签署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
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
俄罗斯和中国是伟大邻邦,俄中关系近年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发展迅速、内容广泛,双方一致认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靠而有前途,将继续合作,增进传统友谊。
从2000年开始,双边的贸易额增加了10.5倍,平均每年增长30%左右。俄罗斯目前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核能、科技、航天、通信、信息技术等领域合作有良好前途。 满洲里市中俄互市贸易旅游区是1992年经国家批准的中国首家跨国贸易区,与俄罗斯贝加尔斯克互市贸易区封闭成一体。截至今年2月底,共接待俄罗斯游客17629人次,有力促进了互市经贸往来。近日,首家俄罗斯外贸银行,俄罗斯最大的国际银行集团进入中国,为中俄经贸又增添了“金融纽带”。今年年初举办的“中俄贸易经济论坛”上,俄156个高科技项目落户中国,使得中俄经贸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2006年和2007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无论从参与人数还是影响范围上,“俄罗斯年”活动均达到前所未有水平,有50万中国人直接参与了各项活动,“俄罗斯年”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全面反映了俄中合作的规模和水平。目前,俄正出现新的“中国热”,俄教育部近期要将汉语作为中学第二外语,汉语学习的热潮正在涌起。2009年,中国将举办俄语年,2010年,俄罗斯也将举办汉语年,这将为改善双方国家形象发挥积极作用。
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对促进两国的发展与繁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十分重要。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有12年,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今天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从2000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481亿美元,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能源、交通、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尤其是中俄“国家年”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各领域合作和各层面友好交往。
看好北京奥运会
体育比赛是最好的竞赛形式,最和平,最公正。俄罗斯人非常喜欢体育,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几十年前苏联时期开办的体校仍在不断发展。目前在俄罗斯生活着500名奥运冠军,俄罗斯运动员正处于巅峰状态,他们正为在北京取得好成绩而全力以赴地进行训练,尽量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对于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梅德韦杰夫说,国内有很多痴迷的体育观众,一些人会去中国为运动员加油。他认为,俄罗斯大多数人将以极大的热情观看北京奥运会。毋庸置疑,北京奥运会期间体育节目将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
梅德韦杰夫相信中国朋友能够成功主办如此重要的世界性体育赛事——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祝愿中国能高水平地办好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也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承前启后共谱时代新篇章
“梅普组合”正式启动后,有专家担忧,俄最高权力更替是否会导致对华政策变化,但梅氏在选举结束后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即明言,一旦当选总统,他将“直接延续”普京的政策。这意味着,俄现行对华政策有望得到很好延续。普京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曾一再承诺“将确保现行对华政策得以延续”,任何人要改变对华政策,他都会“亲自干预”。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曾直接参与过普京对华关系上的各项重大决策,担任过俄方“俄罗斯年”和“中国年”主席并取得突出成效,在赢得选举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亦表示,将重视与邻国发展友好关系。有专家称,中国是俄罗斯的伟大邻邦,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与中国保持战略伙伴关系也会是俄的重要方向。且俄中在国际战略环境、理念、利益、发展模式、价值观等趋同一致,是两国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前,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第二个十年。在双方共同推动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战略协作富有成效。在相互尊重、信任、支持的基础上发展中俄长期稳定、世代友好、互利共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梅德韦杰夫就职后,中俄两国将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而做出共同努力。
中俄一路稳步向前走
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曾经的伟大“中苏友谊”又回来了具一项对全俄联邦内46地区民意调查显示23%的俄罗斯人认为目前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是最友好国家,超过曾被认为是兄弟、甚至准备组建国家联盟的白俄罗斯,而跃居排名第一
针对俄罗斯人对中俄友好关系的评价,有分析人士指出,超过独联体很多成员甚至白俄罗斯,而将中国列为第一友邦的结果,显然是让人惊奇的不过,这与两国近年来,包括“国家年”在内一系列活动的积极展开密切相关当然,如果中俄要想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赢得普通民众的认同,应该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而5月23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则再次把中俄友谊推向了升华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就像吃饭时用的筷子:一根筷子夹不到食物,两根筷子才能把美味食物送入口中自1996年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俄关系合作双赢,稳步前进。叶利钦时代的俄中关系,吸取了历史教训,不结盟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寻求并拓展两国共同利益成为主要诉求,奠定了俄中关系的基调2000年普京上任后,实施强国外交战略,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视中国为共同推进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可靠伙伴的同时,同中国和东亚国家一起,携手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印一起推动三国外长会晤机制化2006年,两国元首曾4次会面,面对面地坦诚交流,使双方互信提高到新水平去年,普京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史无前例”的最好水平,俄中关系的质量及合作已达到前所未有高度,希望两国能将这种关系保持下去
在一些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如朝鲜半岛和伊朗核问题等,两国也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战略分析家称,考虑到近年来俄对日、印等亚太大国双边关系互动变化,以及调停和缓诸如伊朗和朝鲜核问题等国际上棘手难题的需要,更凸显密切中俄关系的重要性
危难之处见真情
危难见真情在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是第一批向中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之一。并迅速作出反应,成为第一个向四川灾区捐助物资的外国政府,并且派出救援人员赶赴灾区,真可谓“患难见真情”。俄罗斯救援队在四川灾区艰苦奋战,成功解救出幸存者;带着先进设备和药品的医疗队紧随其后,奔赴灾区开展救治工作。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令中国人民感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俄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灾情发生当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普京就分别致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俄政府和人民,向地震灾害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致以亲切慰问,并表示俄将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必要的协助。俄罗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公民也纷纷以函电、电话等不同方式,请使馆转达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灾区人民的深切慰问
13日至17日,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的四批援助物资陆续运往成都。第一、二批援助物资以帐篷、被褥等为主,第三、四批物资以食品、便捷发电机为主。俄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14日表示,俄紧急情况部的医生、救援人员等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待命援助中国。 16日17时30分,俄罗斯首批救援队乘坐一架伊尔—76型运输机飞抵成都。这支救援队包括29名搜救队员和14名医生,救援队还有后勤服务、设备操作人员,机组人员,并携4只搜救犬,先进的声波探测仪和声像探测仪。按照国际惯例,他们在中国的一切花销全部自理。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救援队先到绵竹市的汉旺镇,在认真勘查搜索了17处地方、确信没有幸存者后,又赶赴都江堰展开搜寻。17日21时16分,救援队在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区的标号为“10号楼”的宿舍楼,把一名幸存者从两层楼夹缝中成功营救出来。这是外国救援队在中国营救出的第一位被困者。俄罗斯搜救队领队、俄紧急情况部行动管理局局长萨洛夫中将对俄罗斯救援队的成绩非常满意。他认为在目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紧急情况部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非常顺利,建立了默契的合作关系
19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博罗达夫金和驻华大使拉佐夫分别来到中国驻俄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代表俄罗斯政府和人民向中国人民表示慰问。 19日晚,俄罗斯又向中国地震灾区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其中包括医生、药品和医疗设备。
北大演讲以诚动人
首次以总统身份访华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二十四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发表演讲。六年前的十二月,俄前总统普京亦曾在此处慷慨陈辞。
在梅德韦杰夫的履历中,任教国立圣彼得堡大学长达九年,这使他对高校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有水平的高等院校,培养新一代学者和思想家,他们最终将成为社会名流,也会肩负起科学、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创造新成就的责任;他们将落实对社会最有益的、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他以此冀望和鼓励北京大学,赢得北大师生热烈掌声。
同时,教授生涯也让他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知识主导前进,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的人统一起来”,他希望两国所有人,特别是青年,要尊重对方的传统和文化,也继承两国的最好的历史经验,“让我们两国伟大的人民世代友好”
溯及过往,梅德韦杰夫提到“俄中关系史无前例的国家年大型项目,其主要目标充分实现,两国人民增进了相互理解”,他指出俄中两国关系的牢固基础就是二00一年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他认为俄中边界问题的成功解决则是双方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他举例从二000年开始,双边的贸易额增加了十点五倍,每年平均增长三成左右……
言及将来,他信心十足说:“我们富有成效的合作,为未来几十年双赢的双边关系及持久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说到学生的培养,梅德韦杰夫用了一句中国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说到教育时,他引用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到知识的价值,他则引用老子的“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他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位对中国文化熟悉的俄罗斯总统。
而在梅德韦杰夫看来,不仅是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的俄罗斯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正在与日俱增,“我想专门指出,在我国愿意学习汉语、了解贵国灿烂文化的青年,数量不断增加。我确信我们要更积极地发展青年交流,举办更多的文化、体育和娱乐领域的大型活动,为两国青年创造新的机会。”他的真挚和诚恳,赢得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双方确立“四大目标”
梅德韦杰夫总统此次访华期望实现以下目标:
一、建立起中俄新一届领导人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与个人友谊,确保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健康深入发展。
二、全面总结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2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共同确定中俄关系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三、不断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在涉及对方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继续相互给予坚定支持。
四、深化务实合作。两国领导人将就经贸、科技、能源、环保、人文等各领域合作交换意见,进一步探讨优化贸易结构、扩大相互投资等问题,推动互利合作取得新突破。访问期间,双方将签署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
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
俄罗斯和中国是伟大邻邦,俄中关系近年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发展迅速、内容广泛,双方一致认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靠而有前途,将继续合作,增进传统友谊。
从2000年开始,双边的贸易额增加了10.5倍,平均每年增长30%左右。俄罗斯目前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核能、科技、航天、通信、信息技术等领域合作有良好前途。 满洲里市中俄互市贸易旅游区是1992年经国家批准的中国首家跨国贸易区,与俄罗斯贝加尔斯克互市贸易区封闭成一体。截至今年2月底,共接待俄罗斯游客17629人次,有力促进了互市经贸往来。近日,首家俄罗斯外贸银行,俄罗斯最大的国际银行集团进入中国,为中俄经贸又增添了“金融纽带”。今年年初举办的“中俄贸易经济论坛”上,俄156个高科技项目落户中国,使得中俄经贸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2006年和2007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无论从参与人数还是影响范围上,“俄罗斯年”活动均达到前所未有水平,有50万中国人直接参与了各项活动,“俄罗斯年”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全面反映了俄中合作的规模和水平。目前,俄正出现新的“中国热”,俄教育部近期要将汉语作为中学第二外语,汉语学习的热潮正在涌起。2009年,中国将举办俄语年,2010年,俄罗斯也将举办汉语年,这将为改善双方国家形象发挥积极作用。
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对促进两国的发展与繁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十分重要。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有12年,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今天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从2000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481亿美元,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能源、交通、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尤其是中俄“国家年”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各领域合作和各层面友好交往。
看好北京奥运会
体育比赛是最好的竞赛形式,最和平,最公正。俄罗斯人非常喜欢体育,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几十年前苏联时期开办的体校仍在不断发展。目前在俄罗斯生活着500名奥运冠军,俄罗斯运动员正处于巅峰状态,他们正为在北京取得好成绩而全力以赴地进行训练,尽量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对于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梅德韦杰夫说,国内有很多痴迷的体育观众,一些人会去中国为运动员加油。他认为,俄罗斯大多数人将以极大的热情观看北京奥运会。毋庸置疑,北京奥运会期间体育节目将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
梅德韦杰夫相信中国朋友能够成功主办如此重要的世界性体育赛事——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祝愿中国能高水平地办好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也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承前启后共谱时代新篇章
“梅普组合”正式启动后,有专家担忧,俄最高权力更替是否会导致对华政策变化,但梅氏在选举结束后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即明言,一旦当选总统,他将“直接延续”普京的政策。这意味着,俄现行对华政策有望得到很好延续。普京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曾一再承诺“将确保现行对华政策得以延续”,任何人要改变对华政策,他都会“亲自干预”。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曾直接参与过普京对华关系上的各项重大决策,担任过俄方“俄罗斯年”和“中国年”主席并取得突出成效,在赢得选举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亦表示,将重视与邻国发展友好关系。有专家称,中国是俄罗斯的伟大邻邦,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与中国保持战略伙伴关系也会是俄的重要方向。且俄中在国际战略环境、理念、利益、发展模式、价值观等趋同一致,是两国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前,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第二个十年。在双方共同推动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战略协作富有成效。在相互尊重、信任、支持的基础上发展中俄长期稳定、世代友好、互利共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梅德韦杰夫就职后,中俄两国将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而做出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