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国共两党走上新历史起点

2008-05-29 10:26:15    

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访问团近日起对大陆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国共两党之间的和解与对峙,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条主线。随着大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并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0年来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经历过去8年多来两岸风云变幻,如今雨过天晴,国共两党关系走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两岸同胞也盼来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和煦春天……

投石问路相逢一笑抿恩仇

三年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访问团访问大陆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实现了 “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的利益;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连战率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来大陆访问,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大事,是继1993年“汪辜会谈”之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的会见和正式会谈,实现了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对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兄弟阋与墙,外御其侮,站在历史和国家兴亡的高度,国共两党理应携手并肩,捐弃前嫌,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心竭力。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抿恩仇,有着五六十年积怨的国共两党,真正开始了解冻期。连战之行开世纪之先河,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被称为破冰之旅、经贸之旅、怀旧之旅、和平之旅。

拜谒中山陵吴伯雄再话骨肉情

吴伯雄是继连战后第二位访问大陆的国民党现任主席,此次访问团一行十六人包括:主席吴伯雄,副主席关中、林丰正,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林澄枝,国民党中常委曾永权,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副秘书长张哲琛、张荣恭,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林益世,国民党智库执行长蔡政文,台北市议会议长吴碧珠,高雄市议会议长庄启旺,台北县议会议长陈幸进,国民党党务顾问吴经国,国民党组发会主委黄昭元,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及主席办公室主任李建荣等。

按照台湾媒体公布的行程,吴伯雄此次需来回奔波数千里:26日离台赴南京,27日登上南京中山陵向孙中山报告“国民党重新赢回执政权”,宣读一篇告祭孙中山的祭文;27日、28日预计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内中共高级官员进行重要会谈,并参观奥运设施;29日抵达上海访问,次日赶赴宜兴大觉寺主持一个佛教寺庙的法会,抚慰四川大地震罹难者,并于晚间赶回上海宴谢百位台商会长,31日上午返台。

26日上午8时,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随后举行拜谒仪式,向孙中山先生坐像敬献花圈、宣读祭文、行鞠躬礼。随后挥毫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在中山陵前吴伯雄发表了讲话。他感谢南京市政府把中山陵维护得很好很美,“两岸之间必须正视历史,面对现实,然后开创未来,中山陵就是一个正视历史的最好证据。”他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同时他还宣布,中国国民党明年一定组织更大的代表团来中山陵致敬,参加纪念活动。他也邀请南京市民有机会到台湾观光旅行。

“执政党”主席肩负三大任务

此次作为岛内首位“执政党”主席访问大陆,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背负几大重任。

首先,吴伯雄要帮马英九“传话解惑”。由于深绿色彩浓厚的赖幸媛此前出任“陆委会主委”,引发了国民党一些“立委”和蓝营民众的强烈不满,大陆方面也有相当的疑惑。马英九为此“强力消毒”,就职演说呼应胡锦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箴言是第一波,吴伯雄来访则是第二波。这不仅对支持马萧改善两岸关系政见的岛内民众有所交待,也借机说明了马英九的两岸政策。

其次,为兑现选举支票打好前哨战。虽然吴伯雄公开表示,两岸交流具体政策仍待两会(海基会与海协会)协商,国共政党间协商可能以发布新闻稿方式对外说明,绝不会签什么协议。但马英九眼下面临着兑现7月两岸直航包机支票的压力。中共中央台湾办公室、国务院台湾办公室主任陈云林的讲话回应了马英九的就职演说,不过是从两岸关系大的、宏观的方面去谈,而不是从小的政见能否实现切入。吴伯雄首要解决的,还是确认选举政见能否如期兑现。

第三,奠定两会复谈基础和促进国共交流。21日,马英九在国际记者会中说,国共政党平台是在三年前由连战与胡锦涛创建的,但如今国民党已是岛内“执政党”,但这个平台不会与两岸正式协商管道、即两会的正式管道重叠,而是将作为两岸沟通的第二轨道。因此,国共平台有其特定的作用所在。党务高层也指出,吴伯雄此行将洽谈周末包机、大陆客观光、两会复谈等重要议题,并为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6月访问大陆以及即将重启协商的两会复谈暖身,增进两岸之间的沟通。

“胡吴会”上要给胡主席捎句话

当然,此行最为瞩目的,还是“胡吴会”的内容。马英九24日亲自接待吴伯雄访问团成员,为他们加油打气,并表示希望能够代为传话“现在所采取的政策,以及对未来整个期待”,“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双方恢复协商,搁置争议,建立互信,共创双赢”。

27日上午,吴伯雄在中山陵举行完拜谒仪式后,下午飞抵北京开始第二站行程。15时34分抵达北京,中台办主任陈云林与吴伯雄主席热情拥抱,并握手致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7日下午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及随行人员。28日按行程计划与胡锦涛主席进行会谈。

台湾的媒体撰文说,我们想请吴主席给胡主席带一句话:两岸不会没有地震,但两岸可以没有战争。

四川大地震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和解气氛,且这种气氛是由台湾民间自动自发地发动的。首先,王永庆在第一时间抛出1亿元人民币捐款,可谓为台湾民间的认知与态度定了调;接下来,两岸人道包机往返,大批的台湾志工与救援物资涌向灾区。一场大地震,仿佛震垮了两岸之间近年来若有似无的种种矜持与障碍,使得双方多年来在心理及实体上的阻绝立即获得大幅解放。就心理层面的解放言,台湾人民慷慨地向大陆灾民表达关怀,大陆人民亦深刻感受到台湾人民真挚的善意;就实体层面的解放言,人道包机的往返,正好反衬了过去五花大绑的政治束缚是多么无谓无聊。

大地震所触动的两岸对话,有两个层次:一、人道层次。可谓是“921”与“512”的对话,毕竟两岸死者流的血是一样的血,两岸生者流的泪是一样的泪。二、政治层次。台湾人民此次对大陆灾民的热心关切,在不知不觉间也是对两岸多年来恶化的政治关系进行修补;这一次,可说是台湾民间走在两岸政府的前面,民间打开了政府打不开的局面,且幸而两岸政府亦能因势利导,借震灾互动而将两岸关系推升了几个台阶。

 “吴胡会”在这样的背景下登场,吴伯雄自然会代表台湾人民向大陆灾民表达慰问,而胡锦涛亦会代表大陆人民向台湾人民的关怀与捐输表达谢意。社论指出,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两党主席的首次会晤;二人应就各自身为国共两党主席的责任相互勉励,并且共同倾听两岸人民的心声。震灾固然是非常事件,却将民间疾苦放大呈现在主政者的眼前;救灾亦是非常任务,却可使主政者更能领悟自己的执政天职。当吴伯雄及胡锦涛两位执政党主席面对面地论及惨重的震灾,二人应当自我提醒及相互勉励,皆要做一个不辜负人民殷望的执政者。

两岸关系当然是“吴胡会”的主题。宾主双方尤应珍惜震灾所形成的两岸民间友善气氛,以具体的政策宣示来回应民间的期许;如此,两岸官方释放的善意政策,又能回过头来鼓励及滋长两岸民间的友好氛围,即可形成良性循环。两岸民间的相互珍惜,是两岸互动的重大资产;此种相惜相怜的民间氛围因震灾而密集显现,主政者应当善加维护,并使之成为架构两岸关系的脊柱。

雨过天晴期盼彩虹出现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建立的国共平台,确实为近八年的两岸僵局开启了一道“和平之窗”。当时所签署的“连胡公报”,亦标示出两岸可行的交流协商议题。现在国民党完全“执政”,并在“立法院”拥有稳定多数,正是务实推展两岸工作的好时机,展现“五大愿景”亦恰逢其时。

而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后,台湾社会积极施以援手,大陆人民亦深刻感受到台湾民众真挚的善意。两岸关系营造出意料之外的和解气氛,也为吴伯雄这次大陆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与连战的“和平之旅”、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和萧万长的“融冰之旅”不同,吴伯雄的“雨过天晴之旅”,预示着冰消雪融之时的期许、化僵局为玉帛的温暖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吴伯雄这次打算送给胡锦涛的伴手礼——陶艺家孙超的结晶釉画,画的也是“雨过天晴”。雨后初霁的天空颜色已经够美,可预见的未来,随着两岸交流往来扩大,雨后的彩虹则必然更为绚丽。

国共两党关系走上新历史起点

吴伯雄在两岸关系发生积极重大变化的时刻访问大陆,特别是即将举行的“胡吴会”,不仅将开启两岸执政党领导人的首次接触,而且双方所达成的共识与结论,势必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往前迈进的重要动力。

当前大陆正忙于四川大地震的救灾和重建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此时邀请吴伯雄访问,不仅说明两岸关系的重要性,而且凸显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民胞物与的感情。到机场欢迎的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和吴伯雄先后发表讲话,两人不约而同都从四川地震说起。陈云林对台湾人民踊跃捐钱捐物表示衷心感谢与崇高敬意,指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手足情深的感情,再一次在海峡两岸架起新的桥梁。吴伯雄表示,台湾民间各方面自动自发对灾情的关怀与爱心的捐助,证明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缘感情非常自然。吴伯雄应邀访问大陆,两岸彼此释放的善意融入了手足情和同胞爱,为两岸“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以及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创造了良好气氛和基础。

吴伯雄此次访问大陆,也显示国共平台的存在和继续运作,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在党主席任内共同搭建的国共平台,是两岸一项重要政治资产。3年前的4月26日,连战率领国民党访问团踏访大陆,宣告国共两党超过半个世纪争斗的结束和交流对话新关系的开始。3年来“胡连会”举行4次,国共论坛举行3次,不论在经贸、农业、教育和文化交流上,都对两岸关系进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吴伯雄在两岸关系发生积极重大变化的时刻访问大陆,特别是即将举行的“胡吴会”,双方所达成的共识与结论,势必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往前迈进的重要动力。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