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丢卒保帅”降息救赎

2008-12-01 10:08:38    

央行日前宣布大幅降息,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降息幅度为11年以来最大。正所谓,治急病方须用猛药。从力度和时间上来说,强力的政策恰恰反映出实体经济恶化的严重程度或远远超出原先预期。分析认为,央行下猛药只为“丢卒保帅”,“重拳出击”以期走出衰退阴影……
 
央行下猛药只为“丢卒保帅”

央行日前宣布11年来罕见大幅减息1.08%,而这已经是央行三个月内四度减息、三降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央行此次出手之重,为早些时候公布的4万亿元财政刺激方案融资铺平道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见底,从全世界的趋势来看,现在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和蔓延,给中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

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出现减速,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经济大滑坡的风险越来越大。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为该数据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而工业占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40%的比重,可见中国经济形势严峻。11月份国内有一些经济的指标确实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特别是一些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这类企业,有些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的状态。这自然也会影响到就业,在某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的现象。

另外,央行此次下猛药的举动,也彰显了政府高层保“8”的决心。中国政府祭出大手减息的措施,表明政府未来会酝酿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方案。我们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同积极财政配合使用,在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未能完全量化之前,央行仍有降息的可能。政府支出将在2009年经济增长发挥主要作用,银行系统将为政府支出规划提供资金支持,在此过程中,须警惕因保增长热情而引发盲目投资风险,若导致大量坏账最终将仍须由政府埋单。本轮央行降息,其目的如下:

(一)调节经济节奏

近期国内实体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的势头,而且CPI回落的幅度很快,居民消费明显受到宏观经济的抑制,在这种情况下,降息将起到调节经济节奏的作用。首先,降息将使得银行业的流动性得到进一步缓解,将刺激银行更多放贷给企业。从前一段时间的经济数据上看,银行仍然倾向于向大型企业贷款,而对向中小企业贷款仍心存顾虑。但如果央行连续降息,必然对商业银行起到刺激作用,使他们拓宽放贷的层面。而且再度降息将刺激消费增长,消费成本的降低对拉动内需有着基础作用。
 
          

(二)维系汇率稳定

从全球看,利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汇率的变动,庞大的外汇市场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如果全球几大央行一起降息,可以避免汇率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但如果我国央行不跟随其他几大央行一起降息,那么有可能会引发热钱涌入境内,汇率市场短期内将出现较大波动。在这个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刻,如果汇率市场再出乱子,再出几个像中信泰富、中国中铁那样因为炒汇巨亏的企业,是管理层不愿看到的,这也是促成我国央行加快降息步伐的原因之一。

(三)打好“预防针”

之前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连续向市场注入大额资金救市,就曾有人担忧在金融危机缓解后,可能出现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导致新一轮通货膨胀,而降息也会增加流动性,对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不明显的中国来说,连续降息是否会带来流动性泛滥?分析认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危机还没有受到遏制的迹象,而且欧美还在不断注入流动性,预计将来金融危机结束后,流动性泛滥将是一个全球的特征,中国即便不降息,也会受到影响。说白了,欧美为了拯救金融市场不断注入资金,即便我们不降息,将来流动性泛滥也免不了殃及国内,所以,还不如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先把金融危机顶住再说。

“重拳出击”以走出衰退阴影

央行这次采取的又是非对称性加息,说明了央行此次依然延续了上次的降息“风格”——对长期存款利率采取了更大力度的降息,央行正在鼓励银行发放长期贷款以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并希望以此促进居民消费。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能力的扩大将明显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带动全球经济从衰退中走出。

分析认为,央行可能更担心滞胀局面的出现,因为2009年经济增速下降和物价上行压力都是央行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在“控制物价”和“保增长”之间要作出平衡。同时,央行目前不急于降息,是需要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在国际金融动荡加剧的形势下,我国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释放“保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由于从货币政策操作到对价格和产出等宏观变量产生影响,需要经历复杂的传导链条,因此,货币政策发挥效果一般存在时滞。这意味着货币政策需要有“前瞻性”,避免可能出现的过度调控。这样一来,在9月和10月持续密集的政策出台之后,央行保持适当的慎重可以理解。

这次降息的幅度超预期,市场做出了剧烈的反应,虽然市场短期内不会出现趋势性回升,还存在一定的反复,但市场转折点的出现是建立在各项政策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大幅度降息对效果的显现有进一步的刺激作用。从长远来看,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向上支撑的动力,有利于大盘继续开展反弹。目前是经济发展遇阻的非常时期,需求的放缓严重冲击了中国企业的生产,并影响了就业市场的稳定。特别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关闭,造成农民工失业,导致今年出现民工提前返乡潮。人保部官员预计,年底到明年失业率肯定要比现在有一个增长。保就业的前提是救企业。但外需放缓给保企业带来了重重压力,缓解企业的资金需求是一方面,关键是要企业产品找到销路,不至于亏损经营。前期因扩大出口导致的产能扩张面临收缩,这部分生产线的转化不仅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技术的支持。由于当前保增长的迫切性,因此中央政府日前推出的扩大内需方案是明年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的关键,而扩大内需的举措最大限度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楼市或将掀起第三轮“降价潮”

●企业层面

央行大幅降息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利好,但市场有一定滞后性,利好作用将逐步反应出来。首先在购房成本明显下降后,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会趋稳,继而稳中趋升,经过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的积累,成交量或有明显变化,当成交量上来后,国内房价可望重拾升势。但短期内在成交量明显变化前,国内房价走势不会有太大变化。分析认为,国内房价经过一年左右调整时间,已逐步积累趋稳力量,国内房价将伴随利好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呈现加速趋稳走势。其一,房地产属于高价值固定资产,其价格稳定性高,不会大幅波动,经过一定时间调整,资产持有人会产生强烈的向稳需求;其二,房地产市场在国内宏观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强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大幅降息对房地产的利好也是不言而喻的,旨在促成成交量回暖,保开发商资金链顺度年关:
 
(一)散财于民以激发购房信心

大幅降息利好加上7折,在开发商利益不损的情况下,银行买单,消费者购房成本大大降低,是一种散财于民的宏观调控行为,必然激发购房信心,侧成成交量回暖。

(二)强力救市以防资金链断裂
开发商资金链绷得很紧,年底要付工程款、建材款,通过降息提振消费者购房信心,促成成交量回暖,大规模开发商的资金链将得到挽救。

●政府层面

此次大幅降息,分析认为政府除房地产之外更多的考虑应该是如下几点:


(一)为中小企业减压

中小企业的GDP贡献在65%以上,但是占到的银行贷款的比例不到25%,这是一个不对称的金融支持,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增速面临下滑,保持GDP增速必须有力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政策必须向中小企业倾斜。

(二)强力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的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烟消云散,紧接着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前几次降息的力大不大,说明中央意见没有完全统一,此次央行大幅降息侧面佐证了中央意见已经统一,这也许是宽松货币政策在降息上一步到位的举措,再次降息的可能行已经非常小。

(三)提高内需投入资金使用率
 中央的四万亿,地方地府总计十万亿的扩大内需投入,其中大部分要依靠银行房贷来完成,大幅降息缩减了投资的信贷成本,必然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四)吸纳力量加入城市化进程
 在经济全面转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大环境下,大幅降息使城市化进程参与者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必然吸纳更多力量加入城市化建设的大军中。

(五)需要预防企业大规模裁员

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下,保民生首先要控制失业率,最大的民生莫过于让保大家的工作,就业就是民生之本,降息为企业减压,是目前保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从而预防了企业的大规模裁员。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