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猜中箭落马,泰国何去何从?

2008-12-05 10:15:04    

12月2日,泰国宪法法庭宣布执政的人民力量党解散,并对现任总理颂猜实施为期五年的参政禁令。上台不到三个月的总理颂猜黯然去职,这是今年下台的第二位总理。反对派利用了军队、法庭,合法的、不合法的所有手段,对他信集团“赶尽杀绝”,这种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要导致另一方彻底退出政治舞台才能罢休,抗争、示威、流血使得泰国的未来更加不可琢磨……
泰国本场动乱来龙去脉
2日,在泰国宪法法院判决解散执政联盟中的人民力量党、泰国党和中庸民主党后,民盟领导人立即举行会议,就民盟今后的行动进行磋商。会议结束后,民盟领导人颂提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颂猜政府已经下台,民盟的集会示威取得了胜利,因此民盟将于当地时间3号上午10点开始结束所有的示威活动。
 
(被赶下台的颂猜)
连日不断的示威是导致泰国内阁倒台的直接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泰国社会阶层矛盾的激化:
2005年底:人民民主联盟(民盟)成立,发起游行要求被指贪污的总理他信下台。
2006年9月19日:民盟领袖与军方合力发动不流血政变,开始一年多的军方管治,他信流亡海外。
2007年12月23日:他信党羽成立的人民力量党胜出大选,民盟极为不满。
2008年5月25日:民盟再次示威,指责人民力量党企图修宪为他信洗脱罪名。
8月11日:年初回国的他信与妻子朴乍曼,以审讯不公为由再次流亡海外。
8月26日:最少3.5万名民盟示威者占领国营电视台,并占据总理府要求时任总理沙马下台。
9月17日:沙马因出演烹饪节目被宪法法庭判令下台后,他信妹夫颂猜接任总理。
10月7日:警方与数千名企图包围国会的示威者冲突,并发射催泪弹,造成2死500多人伤。
11月20日:占领总理府的示威者接连遭手榴弹袭击,造成1死29人伤。
11月24日:1.8万名民盟支持者包围国会,并宣称报复政府发动的手榴弹袭击。
11月25日:继包围作为临时总理办公室的曼谷旧机场后,示威者再冲击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机场被迫关闭。
12月2日:泰国宪法法院当天判决解散执政联盟中的三党(人民力量党、泰国党和中庸民主党),上台不到三个月的总理颂猜被迫下台。
 
不论谁是谁非,如果泰国这场政治斗争是在寻求某种公正平等的“民主”原则的话,那恐怕没有人能真正达到目的。因为无论“民主”的定义如何,都离不开游戏规则,离不开法治。选举中赢得强有力委托的政党可以被推翻,总理人选由群众运动去决定,那是不是理想的“民主”呢?而泰国是不是该回到军人掌政的时代?
看来,“民主”被绑架的恶果,就是政府的无法正常运作。“不可收拾”,确是泰国目前局势是最贴切的写照。这一年来泰国几乎没有任何政府措施可以付诸实行。泰国是出口型经济,旅游业也十分关键,在目前的乱象中这些经济因素都备受打击。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泰国最需要的就是局面恢复正常,政府恢复运作,紧急作出挽救经济、修补国家形象之举,然而,在颂猜政府已然解散下,即便立即重新举行大选,泰国选后是否就能恢复政局稳定仍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政局动荡,旷日持久,无论政治角力谁能得利,大输家是泰国人民则是可以肯定的。
五问泰国动荡个中玄机
一问:民盟和民力党的政治分歧是什么?
泰国政治上的混乱,简而言之,源自前总理他信势力和反他信势力的角力。双方产生政治分歧的根本是利益问题。民盟代表泰国中上层民众的利益,而泰国现在的执政党人民力量党代表着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两者斗争的实质是“要不要他信”问题,反映了双方对前总理他信路线的不同立场。他信执政期间,奉行在经济上向占人口大多数的基层民众倾斜的政策,但中上层民众认为他信的政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二问:颂猜政府下台,民盟能够执政吗?
如果泰国继续实行当前的选举制度,民盟占人口少数,使用民主的程序推翻政府,通过合法的手段迫使颂猜政府和内阁辞职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民盟要求改变国会下议院议员的产生办法,即由现在实行的全部由选举产生改为70%通过任命、30%通过选举产生。这一提议的目的是消除他信力量通过选举再次执掌政权的基础。这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民主选举。
三问:为何颂猜政府对民盟的示威游行难以有所作为?
泰国的政治体制结构是,国王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没有社会号召力,军队不受政府指挥,政府没有权力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政府只有行政权力,没有使用暴力、维护社会治安的权力。因此,虽然民盟的示威游行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许可,但并不会受到政府的惩罚。相反,如果政府使用武力平息动乱,反而会失去其执政的合法性。如果放任民众将事态进一步扩大,政府就会失去尊严。因此,实际上颂猜政府陷入的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四问:颂猜政府下台,泰国军队起到什么作用?
2006年,泰国陆军总司令颂提发动军事政变,解除他信总理职务,泰国军队基本上获得了其希望得到的利益。此次,民盟占领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和廊曼机场明显是为了扩大事态,为军队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现政府提供借口。11月26日,泰国陆军司令阿努蓬表示,泰国政治局势监控委员会建议颂猜总理解散国会下议院,以解决当前泰国面临的政治骚乱,实际上是对颂猜政府施加压力,可以说,军方表态对此次颂猜政府的下台起到了加速作用。
五问:泰国局势动荡有何国际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是,第14届东盟峰会原定于本月17日至1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泰国政府发言人2日宣布,东盟峰会将推迟至明年3月举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1日说,印尼希望第14届东盟峰会在泰国如期举行,但如果泰国局势依然无法得到控制,印尼愿意主办这次会议。
新一轮的动荡还在后面
自从8月份以来,首都曼谷就一直在上演两派势力激烈争斗的政治游戏,一方要求联合政府下台,一方对政府予以声援和支持。这种对峙和冲突的结果,使曼谷陷入旷日持久的动荡之中,导致政府不能履行治国之责,民众无心从事经济建设,整个国家处于停滞和内耗的状态。
9月中旬,在反政府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的形势下,宪法法院对涉及时任总理沙玛的案件作出判决,裁定他为私人企业主持电视烹饪节目违法了宪法,使沙玛被迫辞职。从反政府势力所表明的初衷看,沙玛下台之后,示威活动应该就此结束,曼谷应该恢复秩序和平静,其实不然。
自颂猜获准接替沙玛出任总理以来,反政府力量的对抗情绪反而日趋高涨,所采取的行动也更加激烈和激进。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支持政府的民众也是群情激昂,条件反射般地作出了相应的反弹。
在宪法法院2日作出判决之前,曼谷乃至其他地区实际上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交通要道被占领,总理府被占领,国际机场被占领,整个泰国形同兵荒马乱的战时状态。总理颂猜在秘鲁出席亚太经合峰会之后,竟然无法返回首都,政事国务都被打乱;数以万计的外国旅客被困于机场多日,其场面在和平时期实为罕见;就连原定于本月在清迈举行的亚细安峰会,也被迫推迟到明年3月。泰国素以人民温良、民风朴实而令人尊敬,为什么现在却表现得如此暴戾和情绪化,变得没有妥协、没有退让、没有自律精神?
执政党被解散,总理颂猜下台,实际上意味着反政府势力已经达到了目的。以平常逻辑看,反政府示威活动应该到此结束,其领导者应该适可而止。但是,以最近几年政局变化的情况来看,泰国政治似乎已经演变出一个规律,那就是,一波动荡的暂告结束,恰恰预示着新一波动荡的开始。无论谁上台,政局都不得安宁,这一派或那一派政治势力必定都能找到理由挑战政府,直到把它拉下马为止。
换言之,颂猜政府下台之后,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混乱将不仅继续下去,而且还有可能加剧。
原因之一:执政党解散之后,这些党的国会议员将在新政党的旗帜下重新集结,并将试图筹组新政府。若组阁成功,反对派势力必然视之为“借尸还魂”,反他信、反沙玛、反颂猜的政治势力,必定会卷土重来,直至把新政权再次推翻。
原因之二:若在野的人民民主联盟组成新政府,那么,人民力量党及其支持者同样不会服输,同样会如法炮制地进行各种对抗,直到新政府被迫下台为止。
政治斗争发展到如此恶性循环的地步,以至于令人怀疑这黑暗的隧道是否还有尽头。若不同的政治势力还是这样无休止地恶斗下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泰国显然已经失去了方向感,以至于在政治恶斗的漩涡里,或挣扎或陶醉,更确切地说是在自我戕害。这是泰国人民的极大不幸,也使邻国感到无奈和遗憾。
我们实在不清楚的是,在此动荡时刻,泰国社会是否还有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是否能够出现一股凝聚全民、团结国家的稳定力量?政界、商界、舆论界和知识界,是否还能凭着良知和无私的勇气,去担负起自己的应尽之责?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