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登基”或成一名救火式总统

2009-01-21 11:06:41    

日前获悉,奥巴马将于1月20日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打破了白人垄断美国总统的历史。与此同时,他也给人们带来诸多猜想与期望。从目前来看,奥巴马从小布什手里接掌过来的美国是一副充满挑战的“烂摊子”。究竟奥巴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或惊叹?台海政策或者美欧政策是否有新的变数呢?且听我们细细道来……
●台海政策:奥巴马仍将萧规曹随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定于1月20日宣誓就职,世人都在观望他的政府团队如何处理棘手的外交问题。而远在太平洋另一边的台湾,从政府以降,也都相当关注他的台海政策,毕竟这攸关着我国的生存及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
希拉里日前在出任新的国务卿时表示,台湾关系法是美国对台关系的法律基础,美国将继续信守之。她同时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共间的三项公报等一贯立场。可预见的,新的民主党政府将会延续过去历任政府“战略模糊”的基本原则来处理台海问题。国人不必过份担忧,也不应有太高的期待,毕竟任何一位美国官员的言行,都是以美国利益为最优先考虑的。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就是美国有它自己的“一个中国”政策,这可能与北京的认知不同,更不用说与我国相抵触了。但在华盛顿和北京都不愿轻易更动的前提下,我国当然不可能有冲撞的本钱,否则就要付出两面不讨好的代价。陈水扁政权的经验,值得马英九政府参考。我方固然要向美国详细说明并坚守立场,但这些都必须在符合美国利益的原则下,才可能被接受。这是台北方面必须用心思考的。
基本上,美国深受金融海啸的打击,虽然仍是世界第一强国,但中东的和平计划受阻及北韩核武问题的“六方会谈”等,都需要北京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协助。虽然美国不愿承认国力衰落,而且奥巴马也在竞选时,大肆批评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并希望能扭转各国对美的厌恶,进而寻求各国的合作,并改善美国的形象。既然现实的国际角力不是我国有能力主导的,但是我方仍有几项重点,需要与美国持续沟通,确保台美关系不会因两岸的和解而有所松动。
首先,就是我国在决定重大的两岸政策之前,应先知会美国。这不是向他们作详细报告,但由于美国仍相当关心两岸政策的后续发展及未来走向,认为这样的两岸发展会影响美国整体的亚太战略。特别是美国有些人士仍因民进党过去的宣传而误认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就是要急于与大陆进行统一协商,倘若不解释清楚,势必影响美国官方对台湾的支持。再者,鉴于我国国防力量仍倚赖美国甚深,国军武器装备仍使用美军制式武器。美国当然关心两岸稳定后,我国是否会放弃守备、不再购买国防武器了。这是许多美方人士一直想知道的,对我国来说也是相当严重的讯息,因为这代表着美方对于马政府的两岸和解政策仍有疑虑,值得我政府注意,也应是驻美代表处要着力之处。简言之,虽然奥巴马政府不会大幅度更动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也愿意履行“台湾关系法”的对台义务与责任。但处于两大强权的我国,仍应小心谨慎应对,主动与美国官员进行沟通。相信在三方都有心维持台海和平的前提下,只要不成为“麻烦制造者”,我国必然能赢得美国的敬重和台海的安全与稳定。
●经贸关系:美欧之间“貌合神离”
奥巴马很快就要接任美国新总统了。美欧经贸关系的理顺将成为新政府改善美欧整体关系的重要一环,但迄今尚未见奥巴马的过渡小组提及任何相关的政策方向,而最新一轮美欧经济对话亦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未免使人对改善美欧关系的前景有举步维艰之感。
美欧经济对话主要透过一年半前成立的大西洋两岸经济联席评议会进行,评议会的美方主席由布什总统的副国家安全顾问普赖斯担任,而欧方主席则为欧盟工业事务专员费海根。评议会所订的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将大西洋两岸融汇成一个不存在贸易壁垒的共同市场。由于美欧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额的六成之多,同时亦相等于全球经济产值的百分之四十,故评议会若能达成上述颇为宏伟的目标,不单美欧关系可跨进一大步,对大西洋两岸人民的经济生活以至世界经济面貌均亦将有无可估量的影响。
目前,美欧之间多项争拗至今还未获得解决,其中最典型的无疑是长达十年的欧盟禁止美国禽肉进口令。禁令之所以旷日持久,主要是由于美国宰杀家禽后禽肉均经氯水处理,但这种处理禽肉方法在欧盟却是在受禁之列的。关于这问题一直以来双方各不相让,美国固然不肯改变有关处理禽肉的法例,而欧盟又不欲网开一面。现在评议会美方主席普赖斯提议双方共同重新研究解决的方案,实即从零开始。美国方面亦不遑多让,规限重重,例如要求所有输美的电器产品如电水煲等,均须经美国标准检测后才能上市发售。此举自然会增加产品成本,欧盟要求美方对欧洲产品撤销有关的限制,但美方显然有难色。
可以肯定的是,奥巴马当选新总统为美欧经济对话营造了一股新风,使双方不至于陷入胶着状态。双方在大西洋两岸经济联席评议会最新一轮对话甚至能在一些小问题上达成共识或协议,例如欧盟决定由一月起承认美国的会计准则与欧盟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效,但美国已承认欧盟的会计准则在先,此举只不过是投桃报李。欧盟同时亦保证美国输欧化妆品,即使未能符合有关一种化学品的新规定,也可获准进口。另外,欧美双方亦同意互派药品监控人员,处理有关进口医药产品的管理事宜。
但这绝非美欧关系的突破,充其量只算是良好的开始。不过,迄今只有评议会的美方主席普拉斯曾与奥巴马的过渡班子接触,而欧方主席费海根尚欲见无缘,而过渡班子对美欧经济对话以至评议会本身完全未有表态。这无疑使本已脆弱的美欧关系更蒙上一层悬念阴影,因为评议会毕竟是“前朝”的建制,新政府是否萧规曹随,照单全收,尚属疑问。因此难怪费海根绝口不提评议会,而只表示渴望与美国新政府合作,为欧美关系打开新一页。但要打开这新一页,看来还是荆棘满途,在在挑战奥巴马和欧盟的智慧。
●执政运势:新官上任遭遇“烂摊子”
奥巴马新经济政策突破将体现在经济结构与政策策略的搭配和组合上。奥巴马在美国优质、高效与规模的基础上,必将寻求自我的突破,并可能创造出经济“奇迹”或经济自我救助的新模式和新实践。未来市场预计奥巴马将首先做的三件事为:重建金融体系、重振美国经济和明确贸易政策,恐怕面临艰难局面。即使奥巴马有与克林顿独特的调整和控制经济本领,但克林顿与奥巴马的经济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完全不同,经济手段难以实现经济价值魅力,环境因素的桎梏是观察奥巴马改革与执政的重要基础。过于乐观的评估奥巴马的经济前景,恐怕将适得其反。
首先美国财政赤字化解的基点或许在价格上“有文章”。奥巴马一上台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缺钱”,经济政策定面临严峻财政赤字的巨大挑战。2009年1月7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国2009财政年度预算赤字将增至创纪录的1.186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还预计2009年10月1日开始的2010财政年度预算赤字可能降至7030亿美元,因美国经济衰退预计届时将开始缓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将布什总统的2012年前达致预算平衡的承诺重重敲碎,甚至预计至少至2019年都将有大额赤字。奥巴马自己也表示,他预期就职后新政府将面临预算赤字逼近1万亿美元的局面,且新政府将不得不在预算方面做出艰难抉择。面对这种艰难局面,相对于金融市场价格指标将发生逆转,但这种逆转具有美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调整的基础需求。回忆2006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关于资源价格的预期逐浪起伏上涨,其中国际黄金价格最高预期达到3-5年3500美元一盎司的水准。现在联系现实,美国巨额财政赤字化解需要的资金,因此当前的美元强势带来美国资本流入的高涨,从常规的几百美元上升到上千美元,显示美元战略、策略和技术的有效,但美元技术型上涨是不可支持的。如果美元反转变为下跌,大宗商品会上涨,黄金价格将随从上涨;更何况,国际黄金价格从2008年3月中旬达到1000美元之后,一直保持相对“低迷”或反向石油和美元的价格走势,一方面国际黄金价格技术性修正有利于金价上涨,另一方面美国宏观战略需求需要黄金上涨。因为美国在不断增加黄金储备,黄金价格上涨意味美国可以通过高价黄金得到资金,从而缓解赤字压力。美国金融战略的前瞻具有可能,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有这种可能。这些预示国际金融市场价格具有变数,奥巴马具有机会调整经济和展现自我。美国因为次贷风暴带来的财政投入和注资,未来奥巴马第一个要面对的经济难题就是巨额的财政赤字。奥巴马面临的经济“残局”和金融“败局”将对其是一个巨大考验。
其次美国对外关系矛盾的角度或许在对应上“有突破”。无论从事何种研究领域,所有角度的关注在于奥巴马如何处理中东和产油国问题。而从美元霸权的角度看,伊朗挑战或者说挑衅美元信心和心理已经达到极点。因为伊朗已经将所有的外汇储备美元资产转变为欧元,伊朗石油交易所已经用欧元货币报价与结算石油交易。因此,包括目前的欧元下跌和石油价格下跌是否有很强的针对性,乃至有阶段和目标设计。因此,从美国对外关系的体系和战略角度看,包括美国在2008年9月16日雷曼事件之后,美国在11月16日召集20国集团在华盛顿聚会,讨论金融危机的应对,美国似乎通过研究讨论达到战略性伙伴重新设计和选择的意图。而无论从经济、金融或军事、政治角度看,美国对中东或产油国的对策,都将是美国经济与对外关系的突破,奥巴马将在解决经济问题时,运用军事与政治手段达到自我能力与水平的体现,这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些表现或问题未来预示着什么?说明什么?我们如何评估和判断,大家在争论、观察、预期和判断。我们给予一个参考和一个提示,即2000年美国出现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随后2001-2003年全球焦点美国经济争论为经济衰退,L形、V形、W形三种经济衰退模式至今并没有出现,而全球经历的结果是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战争。目前全球出现了震惊国际的次贷风暴,随即2007-2009年全球焦点继续争论美国经济衰退,U形模式处于观望甚至界定之中,未来美国打击伊朗战争值得关注。相似背景、现实与结果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角度和警惕的层面。
第三美国金融风暴的化解将是美国经济调节上“有机会”。从经济金融规律角度看,任何一个价格都有自身的技术规律,上下错落的调换是不可避免的,价格周期的时间是转换的必然,只是时间和时机的选择。从美国次贷风暴到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价格的变数加快,并且难以预料。因此,未来奥巴马将继续运用金融价格的规律和时机调整经济,恢复信心和稳定心理。面对当前这场金融风暴,全球面临价值规律和经济周期被打乱乃至迷失状态,虚拟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乃对立,市场面临恐慌、机构面临缺陷、体系面临调整,大家都乱了,大家都蒙了。然而通过现象看本质,美国引火烧身,全球着火烧伤,美国从玩火到“玩花”,美国从比别人强到别人比其差,一开始的美国坏于欧洲和日本及全球演变为欧洲和日本更差于美国,全球并不比美国好。这个过程体现的是策略、战略以及智慧、规划。美国给予全世界最大的恐慌,同时美国也给予全世界最大的“安慰”,即美国股市暴跌导致全球金融恐慌,美元汇率暴涨稳定全球危机心理。
●危机外交:奥巴马或成“救火总统”
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到中东冲突,从全球气候变暖到刺激经济,欧盟与美国需要进行合作的领域非常之广。但考虑到欧洲对奥巴马“高得夸张”的期望,欧盟也可能将大失所望。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有意于4月初借奥巴马来欧洲出席北约首脑会议之机,与他进行会谈,以尽早启动与美国的新合作。欧盟希望在新合作中成为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伙伴。这有利于双方在一些最具象征意味的问题上取得进展,如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和欧洲协助美国重新安置该监狱囚犯。
阿富汗问题是欧盟与奥巴马政府可能出现争执的另一点,因为奥巴马已表示希望大幅增加派驻阿富汗的部队。而许多欧盟国家已经不想再向阿富汗增派部队,也不愿目前部署在较平静区域的本国部队被北约调往冲突激烈的地区。如果这些国家不改变此种态度,势必令华盛顿方面非常失望。对欧盟国家寄予厚望的奥巴马可能得不到他想要的答复。 伊朗和中东是另外两个欧美可能进展顺利,也可能大失所望的问题。格罗斯说,如果美国决意对伊朗动武,而遭到欧盟反对,那么将出现双方不和的局面。奥巴马有望以更积极的方式寻求中东和平,但这要看他是否能对以色列采取比布什政府更强硬的立场。在经济方面,欧盟希望继续与美国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方面进行合作。欧盟寻求的是建立一个更严格的规范体系,但尚不清楚美国是否赞同欧盟追求的改革深度。
无论是在印度尼西亚还是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只是亚洲对美国新总统存有的疑虑之一。华尔街引发的危机开始席卷众多亚洲国家,值此之际,亚洲最为关心的还是经济问题。2008年人们曾经指望亚洲这个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够躲过“美国的危机”,但是到10月份的时候,局势十分明朗,这场危机是世界性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亚洲也不能幸免。危机显露出美国与亚洲之间结构性的金融不平衡,主要原因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的储蓄。奥巴马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此亚洲人充满期待,不过他们担心贸易保护主义会卷土重来。美国民主党一向比较支持保护主义,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关于保护美国就业的承诺更是让亚洲觉得这是对自己发出的警告。 印度已经成为美国的盟友,对奥巴马来说不是问题。美国关注的重点将是中国。
通过美国经济金融历史看,虽然每一位总统的执政理念有所差别,但美国经济制度、金融体制以及战略规划的有效、前瞻以及全面,并非简单随从执政总统而变,而是制度和体制长远、综合和有效规划与控制所为。美国美元霸权基础、美国经济优势、美国主导趋势、美国战略前瞻的制度不是因总统变更而改变。美国因其特有的经济霸权、金融特权、政治强权将达到经济霸权的创新经济、高效服务业、高科技技术;金融特权的美元地位作用、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市场主导影响、产品数量高端、战略政策搭配长远;政治特权的保护自我、展现自我、维护自我、扩张自我、强化自我。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