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中国再一次光彩夺目!
2008-09-09 10:11:03
演绎生命灿烂,讴歌顽强精神。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6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北京残奥会开幕。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同全场9万多名观众共同分享这一期盼已久的盛会。
残奥会,悄然间开幕
6日22时36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万众瞩目中,国家主席胡锦涛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
顿时,璀璨的礼花在空中绽放,将夜色中的奥林匹克公园装点得格外绚烂美丽。
“打开夜的天窗,星星你等等我,我想亲吻你,还想和你一起飞翔……”歌手韩红和刘德华动情地唱起北京残奥会主题歌《和梦一起飞》。悠扬动听的歌声,诉说着残疾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渴望,表达着北京残奥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和“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
22时51分,北京残奥会圣火进入会场。在过去的9天时间里,取自北京天坛的残奥会圣火沿着“中华文明”、“时代风采”两条路线,在中华大地11个城市传递。轮椅击剑运动员金晶、残奥会游泳金牌获得者武云虎、残奥会跳远金牌获得者张宏伟、残奥会举重金牌获得者张海东、残奥会标枪金牌获得者孙长亭、我国残奥运动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等6名火炬手高擎残奥会火炬,棒棒相传,缓缓前行,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22时59分,第7棒火炬手、曾连续3次获得残奥会跳高金牌的侯斌在祥云台上接过火炬。在现场观众的注目下,坐在轮椅上的侯斌用自己的双手,用力拉着绳子向上攀升,一直升到39米高的火炬燃点,点燃了北京残奥会主火炬塔。熊熊燃烧的残奥会圣火和腾空而起的焰火交相辉映,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激情,体育场内一片欢腾。独具创意的火炬点燃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追求梦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张艺谋:开幕式如童话般美丽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前,张艺谋接受记者专访时对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艺术构思以及表演进行点评:开幕式童话般美丽,展现了全世界残疾人士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张艺谋说,自己非常喜欢残奥会开幕式的风格,轻盈而美丽,童话般纯真,在超现实的时空景观中,赞美生命。主创团队和演员们在残奥会开幕式中,把最美丽的梦献给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伟大的残疾人运动员。因为他们拥有真正的力量。他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精神,会鼓舞每个人。残奥会开幕式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赞美他们。
张艺谋透露,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听取方案汇报时,感动得掉了泪。在残奥会开幕式中,创作团队策划了全场9万多观众共同参与的启动仪式,由克雷文发出口令宣布开始。为了发令,克雷文专门学习了中文,因为届时现场观众大多数是中国人。来北京参加残奥会期间,克雷文天天都抽出时间练习中文。
感动观众是每个艺术家都期望达到的艺术效果。张艺谋表示,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不仅要打动人,让人流泪,而且要让人们记住残奥会一个个伟大瞬间,感受到残疾人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残疾人运动员不需要悲怜,而是需要升华自强不息的精神。
国际媒体:树立残奥会里程碑
美联社的报道说,残奥会的开幕式更多的是关注运动员本身。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名残疾运动员进入北京的“鸟巢”体育馆,有的步行,有的坐着轮椅。身穿亮丽粉红色褶边裙的中国女引导员引领146个代表团入场。一群群身穿蓝色短裤、头戴白色棒球帽的中国年轻人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挥舞红旗。
美联社引述国际人士的话说,这是“残奥会的里程碑”国际残奥会主席克拉文说:“这次残奥会的运动员、参赛国家和比赛项目都会比过去多。”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说,残奥会开幕式“是一种温暖的震撼,这是人性的光辉,是与生命的对话、对生命的释放和对生命本身的思考”。那一刻没有人再对自己并不健全的躯体有所顾忌,灿烂的笑容衬托着一张张的笑脸。他们自信,他们骄傲,为拥有这个属于自己的盛大节日,为全世界对自己喝彩。
人性、和谐和温暖取代政治
侯斌腾空,媒体以“星光下闪耀的人性光辉”、“寓意”和谐“理念”等语言来评论残奥会开幕式。进一步淡化了政治色彩。
入场的第一位火炬手是今年在巴黎受到攻击的金晶。德、英各通讯社的报导只提侯斌而未提金晶。
残奥会开幕式跟奥运开幕式一样,再次显示了中国的政治力量:20名各国贵宾(王室成员、国家和政府首脑)和50名体育部长参加了开幕式,其中包括德国总统克勒,伊朗总统内贾德,韩国总理韩升洙,荷兰公主等。
德新社报道说:克勒总统“很久以前就决定,他将去参加身体残疾的运动员的比赛。有一个视力残疾的女儿的克勒,作为联邦总统,在任期间参加了所有夏季和冬季残奥会。”
“温暖”也体现在德国残奥团入场时,两名德国运动员拉开一面用中文写着“北京你好”的德国国旗入场,在电视给了近镜头之后,引起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外国媒体也特别注意到了德国代表团的这一表现,称之为“动人的一幕”。做出相似行为的还有澳大利亚等国的运动员,他们也同样收获了欢呼。这使得“温暖”有了一种“交流”的意味。
我们心境:快乐+尊重+激情
有这样一个问答:为什么天空在别人眼中是明亮的,而在我眼中是灰色的呢?那因为我的心境是灰色的!残奥会的大幕拉开,我们应以怎样的心境去看残奥会呢?
一、快乐。奥运会的舞台追寻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赛场上多一了份激烈的竞争。到最后,谁拿了冠军,谁得了第二名、第三名都要排个坐次的,还有到底有多少奥运会纪录、世界纪录被打破,奥运会期间还要不更新显示各个国家和地区成绩的奖牌榜。有时,赛场上的竞争多少有些让人感到窒息。之于残奥会,以我看,还是淡看那种竞争,多一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为好。奥运会的闭幕式,设计者说它是一个狂欢PART,事实也是如此。残奥会最好自始至终营造成那种狂欢PART的氛围。而要实现快乐残奥会:一则有赖于组织者的精心设计、组织;二则需要观赛者也有一颗明亮快乐的心。另外,当我们看到那些肢体残疾或有其他身体缺陷的朋友,平时会生出一份心痛,为他们的人生感到担忧。在残奥会上,我们大可以把他们都看作是天使,是与一般的天使有些不一样,仅仅是有些不一样的天使。让残奥会带给残疾朋友以快乐,同样带给大家以快乐!
二、尊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残疾人是天然的弱势群体。每一个人都应给残疾人以关怀照顾,是基本的社会道义与价值准则。这,也是我们的宣传口径和理念,而且对弱者的同情是人的天性使然。如此一来,我们对残疾人的同情心是不缺乏的。但我还是认为,对残疾人仅有同情是不够的,需要发自内心的给其尊重,平视而不是俯视他们。残奥会的赛场上,残疾运动员将展示“自我”,他们肯定会有一些成绩超越一般人。这种成绩的取得,不是呵护出来的,而是残疾朋友独立、坚强,走自己的路走出来的。观看残奥会,请学着用一颗尊重的心看待残疾朋友。当有一天,你看到残疾朋友不会感到惊讶,甚至是不会因为其独特而投以异样的眼光,这种尊重才是我们最需要给予他们的。别让残疾人被世俗的眼光杀死,请从残奥会上学着以尊重的眼光对待他们吧。
三、激情。刚落幕的奥运会精彩纷呈,运动员为所有观众奉上了一道激情盛宴,让人难以忘怀。人们的激情也许随着奥会圣火的熄灭慢慢消退。但是,激情可以重新点然,请用关注奥运会的热情来关注残奥会,相信我们一定能从残奥会上寻找到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寻找到一份坚强、一份阳光、一份自信和一份感动。
让“残奥会”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
说起北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加拿大温哥华市市长苏利文先生操着并不熟练的中文连说了几句“很棒”。温哥华市是世界上公认的无障碍设施最好的城市之一,能够得到该市市长的夸奖,绝对不只是礼节性的客套。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苏利文不仅去现场看了比赛,还去陕西、河南等地的不少名胜古迹转了一圈儿。对于一位高位截瘫完全离不开轮椅却又相当独立的残疾人来说,能够亲历这些地方,首要条件就是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是的,历经7年的筹备,和细到混合采访区护栏高度的精确,北京奥组会完全可以向世界大声宣称:我们已经为北京残奥会的顺利召开,做好了一切相关的准备。但凡到赛场、选手驻地采访过的记者,大多有过这样的感慨,那就是各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安排,完全可以用细致入微来形容。
残奥会赛场、驻地是这样,在这些范围之外,一场改变也在悄然进行。北京市已经有了可供残疾人乘坐的出租车,很多旅游景地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无障碍设施,包括火车、商场、饭店在内的无数公共场所里,都能看到清晰的残疾人专用的设施。更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健全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些设施存在及自觉维护的必要性。
不仅如此,健全人对残疾人的态度同样在发生着改变。在巴黎用孱弱之躯誓死保卫火炬的残疾姑娘金晶,现在已经是国内家喻户晓的明星,她姣好的面容,坚强的性格,还有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令其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偶像。还有残疾人歌手李琛、杨光,为中国夺得残奥会首枚金牌的平雅丽,著名聋哑舞蹈艺术家邰丽华,都在各自的领域里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并真正地融入了社会,这恰恰是残疾人最希望得到的。
正如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所言,每个来到残奥会上的人都是运动员,他们是正常的,是有着无数潜能可以被挖掘的,他们需要的是鼓励和喝彩,而不仅是关怀。这同样是一种融合,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融合。当存在于彼此内心中的界限逐渐模糊后,当越来越多坐在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仅仅感动于残疾运动员的身残志坚,而被他们在赛场上呈现出的力与美打动时,融合其实已经悄然发生。如同奥林匹克来到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带来的普及教育意义一样,残奥会在中国举行,又何尝不是一次绝好的观念上的洗礼。对健全人如此,对残疾人同样。
苏利文先生在感慨中国拥有越来越健全的无障碍设施的同时,却也同样生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的残疾人朋友不大胆地走出家门,走进社会。走进赛场需要勇气,走入社会同样需要勇气,而这些勇气来自于健全人平视的目光,来自于不分彼此的尊重,更来自于残疾人勇于突破自己内心的第一步。
与奥运会开幕式一样,残奥会开幕式上同样是一张张绚烂的、开心的,甚至有些张扬的笑脸。笑脸的背后一定有艰辛和泪水,但更多的是一段段属于奋斗者自己的美丽人生。天地间有一个大写的人字,而这个人字,原本就没有区别。
残奥会就是一次观念“革命”,一次让中国光彩夺目的“革命”,就让这”革命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