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胡润富豪排行榜

2009-10-22 09:49:50    

       胡润百富近日在北京发布《2009胡润百富榜》。今年有七位企业家首次挤进百富榜前10位,这在“胡润百富榜”自1999年首创以来是史无前例的。位居百富榜前4位的富豪分别是:比亚迪王传福、玖龙纸业张茵家族、世茂集团许荣茂家族、碧桂园杨惠妍家族。新湖集团黄伟李萍夫妇、……


胡润榜的“大地震”

       富豪榜年年都有,但今年最让人大跌眼镜。随着去年首富黄光裕被捕入狱,榜眼杜双华的日照钢铁被国企山东钢铁收购等因素影响,今年富豪榜前十名出现大“地震”。今年“胡润富豪榜”榜单最大的看点,莫过于今年有七位企业家首次挤进“百富榜”前十位,这是自1999年以来该榜单前十名首次发生最大变动的一年。备受关注的前首富黄光裕,被捕后其财富减少了200亿元,痛失首富宝座,但仍以230亿元的财富名列第17位,因为他拥有国美电器34%的股权和鹏润地产。其竞争对手苏宁电器的张近东以280亿元财富首次超过他,排名第十。王传福在股神巴菲特的“提携”下,以350亿元的财富一跃成为2009年中国首富,其财富较去年增加了290亿元,排名从去年的第10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胡润表示:“王传福能成为今年的中国首富取决于两个因素:中国汽车产业30%的增长速度,巴菲特入股的巨大影响力。”荣智健算得上是国际金融危机下最大的受害者,排名由去年的第五位跌至第37位。今年4月份,因外汇合约事件致中信泰富首度亏损,67岁的荣智健辞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母公司中信集团不得不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此外,多名富豪所处行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财富大幅缩水。彭小峰、施正荣是去年进入前十名的两位新能源富豪,由于太阳能产业受挫,今年都落榜前十。彭小峰的江西赛维今年暴跌75%,以财富215亿元排名第155位。施正荣的尚德太阳能暴跌50%,以财富115亿元排名第59位。

       今年是胡润百富榜第11次发布,上榜富豪有1000位,上榜门槛从去年的7亿元提高到了10亿元。除王传福和张茵家族以外,许荣茂家族以320亿的财富排名第三。而去年排名第三的杨惠妍家族以310亿的财富位居第四。拥有新湖中宝71%股份的黄伟、李萍夫妇以财富300亿元排名第五,较去年上升了23位。新湖集团目前是浙江省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房产、金融领域的泛海建设卢志强以财富300亿元并列排名第五,较去年上升了15位。刘忠田家族以财富280亿元排名第十,较去年上升了66位。今年5月,刘忠田率领忠旺集团登陆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发行成功募集资金114亿港元。

       房地产和制造业是今年个人财富的主要来源。今年富豪榜中前12名富豪中有7名是以房地产为主业。此外,金融投资的比例迅速上升,在行业中排名第三。“做IT行业的人在百富榜中的人数明显下滑,说明该行业还没有成熟,正在整合中。此外,金融投资和矿产业的比例在迅速上升。”胡润表示,很多企业家进入到转型为投资家的阶段,因此未来盛产富豪的行业可能是投资领域。

       再就是,投资矿产业的富豪比例在迅速上升,共有60余名富豪的投资行业中涉及到矿业。许多主业非矿业的企业家也纷纷选择投资矿产,如创建红牛饮料品牌的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除了投资饮料、房地产、高尔夫球场外,还涉足矿业;曾创办紫金矿业并成功套现13亿的陈发树也在富豪榜上留名。此外,矿业公司中仅紫金矿业一家便成就了9位上榜股东,成为造富人数最多的公司。此外,紫金矿业还以1395亿元的总市值排在市值最大公司的第3位。

       和矿业的异军突起相比,钢铁的整体表现则相对低迷。去年榜眼杜双华的日照钢铁被国企山东钢铁收购,今年仅以160亿元降至第41位。另一民营钢铁大亨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则排名第31位,下降了21位,财富减少了20亿元。有分析人士指出,钢铁富豪低迷的原因是行业大环境不太好,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去年钢铁行业处于整体亏损状态。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尽管有一些行业富豪财富缩水,但内地富豪的财富整体上却仍在不断增长。调查显示,上榜1000位富豪的平均财富增为38.8亿元,增长了41.2%,但仍没有超过2007年创纪录的42亿元。中国百亿富豪人数今年上升至65位,去年为50位。胡润甚至表示:“大可以将百亿富豪的人数翻番,达到130位,因为还有很多富豪将大量财富放在公众视线、房地产、证券和投资市场之外。”

       在企业家出生地的排名上,浙江是民营企业家的摇篮,有178位浙商上榜,远远多于排名第二的广东。在企业总部所在地的排名上,前五位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广东有168家排名第一;浙江有156家排名第二;江苏有100家排名第三。

       此外,从区域来看,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有14.3万名千万富豪和8800个亿万富豪,排名第一。广东省千万富豪人数为13.7万人,排名第二。上海有11.6万名千万富豪,排名第三。浙江省排名第四,数量为11万人。根据榜单统计,千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9岁,亿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43岁。有94位上榜富豪年龄在40岁以下,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百亿富豪包括36岁的陈天桥和方威,38岁的马化腾、丁磊和丁世忠。

“大地震”的背后

       今年的胡润百富榜公布,新科中国首富成为王传福,他创建了比亚迪。去年首富黄光裕被捕入狱和榜眼杜双华的日照钢铁被国企山东钢铁收购,给2009胡润百富榜前十位的排名带来了巨大变化。今年有7位企业家首次挤进百富榜前十位,这在该榜单1999年创立以来尚属首次。也许这是中国富豪榜10年来波动最为剧烈的一次。固然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私人财富的增长与变化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因素,但这并不能说明,私人财富的急剧增长与大幅缩水都是理所当然的,也不能说明造成财富波动的种种因素都是正当的。应该说,如今上榜富豪的财富都已经高度证券化了。这使其财富成为透明的、可考察的。与那些见不得阳光的灰色富豪相比,上榜富豪已经具备了让人尊敬的前提。也正是因为私人财富的证券化,其财富的变化与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紧密相关。不过,金融危机本身也是一次世界财富重新洗牌的正常机会,对我们来说并不具备制度观察的意义。所以,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应是造成中国富豪榜波动的非市场因素。由此,我们才会接近中国私人财富不正常增长与缩水的真相。从近几年富豪榜的变化来看,政府行为和当下社会的商业伦理,基本上构成了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从政府行为来看,首先,中国富豪榜的波动出现了与宏观政策高度相关的特征。中央政策的偏好成为影响富豪财富膨胀和缩水的最重要因素。在此次上榜的行业中,前三位是房地产、制造业、金融与投资。前十名中,房地产富豪有8位。房地产富豪的卷土重来,无疑与当前中央政府的反危机政策紧密相关。此次反危机政策的核心其实还是要靠投资拉动,靠房地产救市。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今年上半年,上演了一出房地产救中国的活剧,房价飞涨、地王频出。与此相对应的是,在金融危机之前,政府严厉的房地产业调控措施导致2008年房地产富豪集体沦陷。而现在,正是他们风风光光再次金榜题名的时候。

       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也直接决定了富豪们的身价。由此来看,王传福成为中国首富是幸运的,其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与振兴。去年的榜眼杜双华则是倒霉的,其财富的大幅缩水,直接因为国家对钢铁行业实行了兼并整合的产业政策,他的日照钢铁在山东省政府的强攻之下被兼并,成为新一轮国进民退的牺牲品。在这样一个大的产业背景下,钢铁行业富豪的比例正在降低。

       造成中国富豪榜波动的另一种非正常因素,则来自于病态的商业伦理。当下,虽然有的富豪财富看起来很阳光,但是,其官商勾结的手段则是见不得光的。近年来,因官商勾结倒下的上榜富豪也不在少数。这也使富豪榜获得了“杀猪榜”的“美誉”。健康的商业伦理的缺乏,既是制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这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法治建设,也有赖于富豪们的道德自律。

       综合来看,造成富豪榜剧烈波动的非市场因素,皆与权力密切相关。无论是政府的宏观政策,还是微观干预,都表明了当下的私人财富缺乏一种稳定而透明的制度环境。因此,其财富的增长充满了种种偶然性,使其对自己财富的未来缺乏明确的预期。这实际上只会鼓励富豪们的短期行为,促使其把资金投机到房地产、金融等热钱所青睐的行业。而制造业等真正促进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行业,因为投资周期更长,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更多,所以民间资本往往会自觉从中退出。这其实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那些“问题富豪”

       擅长给中国民营企业家戴上富豪光环的胡润,也不吝惜晒“问题富豪”名单。近日,胡润研究院制作了一份“中国富豪特别报告”,统计出10年来登上“胡润百富榜”的1330位企业家中,19位已被判刑或正在接受审判。胡润认为,这个1.4%的“问题富豪”比例证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比较健康。

胡润“问题富豪”榜显示,自从1999年发布该榜单开始,共有1330位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10年变迁,发生变故的企业家有48位。这里的变故包括被调查、判刑、正在被调查以及下落不明、去世等等。而在这发生变故的48位企业家之中,有19位问题严重,其中16位已经被判刑、3人尚未宣判。这19人被报告称为“问题富豪”,占10年来上榜富豪总数的1.4%。“1999年以来,我们记录并见证了民营企业家们作为一个群体的诞生和成长,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胡润称。

       胡润认为他的富豪榜“不能保证100%准确,但保证做到独立和客观”,但业内很多上榜富豪并不喜欢这个榜单。有企业家质疑,“胡润把企业家当商品”,同时也有人把榜单称做“杀猪榜”,认为上榜曝光与日后成为“问题富豪”有一定关系。胡润称,富豪上榜和落马并不存在一种因果关系。“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是没有问题的猪是不会死掉的”。胡润认同“原罪”论,胡润认为:“中国企业很不容易,刚来中国时我觉得很奇怪:民营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竟不能在中国的银行开账户,融资困难造成早期部分民营企业偷税,企业家也容易走上政商勾结的道路。”这种“原罪”,胡润现在认为似乎已没有生存的土壤:“现在,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就比较多了,融资问题已相对容易解决,现在国内已有很多资金充裕的企业和个人在做融资的工作,政策上也有了突破。很多银行、国外的风险投资者也都在关注中国优秀的企业及企业家。”胡润还称,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待富豪的态度并不公平,认为有财富者一定有问题。他强调,“10年来共有1330个富豪,仅有49人出事,比例并不高。”他说。报告显示,98.6%的民营企业家都带领着企业健康发展,尽管一些人出“问题”,但不能因此抹杀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富豪们沉浮的启示

       胡润排行榜被戏称为“倒霉富豪榜”。似乎,富豪们大有谈“胡润”色变的味道,再走运的人也得退避三舍为妙。胡润百富榜仅仅是追踪记录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参照而已。好端端的中国“财富晴雨表”,为何被妖魔化为“杀猪榜”了呢?原因在于,胡润榜推出10年,屡屡有上榜富豪因涉及经济犯罪而中弹落马。这在公众间无疑产生了这么一种错觉:不上榜闷声大发财太平无事,一上榜招摇过市成众矢之的,戏称胡润是“杀猪榜”显然言过其实危言耸听。退一万步讲,即便胡润有“杀猪榜”的功能,那也是问题富豪们的咎由自取。为什么98.6%的民营企业家能一如既往一帆风顺?而你偏偏倒霉透顶?如果有谁责怪“杀猪榜”的不是,恐怕是蛮不讲理的“睡不着觉怨床歪”。如果你生财有道守法经营,胡润百富榜不是展示你的最好光荣榜吗?如果你不去巧取豪夺为富不仁,有可能成为“靶子”吗?显然,是富豪自己“杀”了自己。怨天尤人,只会徒添笑料。

       当然,这个富豪榜被人们视作“杀猪榜”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涉罪者,如周正毅或顾雏等的影响力太大,是富豪中的富豪,他们领衔主演的富豪沉浮悲剧自然为民间深刻记忆。不过,这种以偏概全的宿命评价反而更具有社会警示意义。中国社会能够产生富豪,得益于改革开放,更受惠于市场机制。不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满打满算不过30年,市场经济机制确立的时间更短,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物权法实施不过是近年来的事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富豪们从所淘得的第一桶金到凝聚财富的原始积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资本的“原罪”。而这种原罪,既有富豪们自己的责任,也有法治不完备甚至民间仇富情绪的影响。在此情势下,一部分富豪被大浪淘沙消弭无形,另一部分富豪涉罪被查被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是在老牌的法治市场国家,富豪们也不能稳扎万年桩。商场如战场,变幻莫测,由富转贫乃常事。正如一句中国谚语所言,富不过三代。

       因此,胡润用不着刻意解释,消解公众对此榜“杀猪”的解读。只要胡润采集的富豪信息科学准确,排序的榜单经得起检验,其使命已经实现。毕竟,胡润不是制造富豪的生产线,而是为富豪排队的一纸榜单,起到公示社会作用而已。现在,胡润强调其榜单中富翁落马的比率低,是为了说明什么呢?为了强调客观,还是标榜自己不是“杀猪榜”,抑或为富豪们辟谣?无论哪一种,胡润都是多此一举。

       市场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予每个人博弈市场创造财富的机会,让红尘中的你、我、他都有机会成为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都有通过创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也就是说,富豪榜上的人越多尤其是生面孔越多,这样的富豪排行榜才更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的法治水平和公民社会品质。就此而言,富豪越是沉浮,对公众而言却是好事。


       胡润富豪榜刻意强调涉罪富豪的“小比例”说到底还是仰视富翁的精英意识在作怪。只要是合法致富,哪怕在市场中变得一贫如洗也是值得尊重的;相反,若靠非法手段积累财富,即使稳坐富豪榜第一把金交椅,也是社会的耻辱。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