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工农兵”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2010-11-15 14:12:26 来源:亚太博宇
日前,重庆市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全市大学生中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活动,包括与农民同住同劳动1个月、到企业一线做工1个月、开展学军1个月等,确保70多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有舆论大多表示反对:认为是开历史倒车;大学生应学习先进生产力,工农兵属于欠发达的封闭领域;如今的大学生基本是自费就读,其学习时间不应受政府的随意支配等等。分析认为,虽然在部分人心中"犯忌",事实上,在当前社会,此次"学工农兵",不仅是下乡,还包括进军营,进工厂;不仅是学,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可自愿选择,还有物质回报。在有物质回报有实践的前提下,大学生们不至于"被自愿"。现代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不知民生疾苦,行为与社会脱节,缺乏挫折教育。可当挫折教育真的来临,却又指其为"怪物",颇有一种叶公好龙的味道。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国学生欠缺社会实践课程,"学工农兵"正是补上这一课的开始。而社会体验,不一定得学习先进的科技与生产力,感受民生疾苦同样重要;并且,"学工农兵"与"学高科技"可以并行不悖,二者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我国大学生中,城市学生远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三农问题基本只会纸上谈兵。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将来会进入与"工农兵"相关的领域工作,甚至有部分人将进入政府工作,对底层社会的体验必将深深影响他们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