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目前物价上涨的问题

2010-11-29 12:51:50    来源:亚太博宇


前不久,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CPI)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物价同比涨幅达到4.4%,年内首次突破4%,超过了年初官方限定的3%控制目标。尽管中国官方的这一数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但数据公布后随即引起一片质疑声,部分经济界人士也不认同,纷纷挑战官方公布的物价上涨数据,对物价上涨的评判有关方面各执一词。从当前中国物价上涨的趋势看,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具体成因,但流动性过于宽松是导致物价不断上涨的最基本因素,而流动性的宽松则来自于前期货币当局货币增量的发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货币总量需求显著增加,必然导致货币当局货币的超量发行,而货币的超量发行最终助推了物价上涨的进一步恶化。虽然,对于中国货币当局是否存在着货币超量发行,一些专家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货币超量发行相关的一系列争议,暂时还难有定论,但不可否认,流动性过度宽松无疑是目前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因素,也是会推动物价继续上涨的潜伏风险因素。因此,目前中国国内许多学者和金融机构认为,货币政策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适时调整货币政策,防止货币政策的滞后。所谓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就是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货币政策与经济、金融形势的关系。从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主导思路看,控制信贷增长规模、收紧流动性、防止通胀的意图十分明显,体现的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针对性在进一步加强,这与中国决策层的多次表示货币政策将更加富有弹性并不冲突。未来,中国在防止经济下行再现的同时,应对物价上涨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怠慢的问题。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