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结局将是政治意愿压过市场力量

2010-12-13 14:02:48    来源:亚太博宇

欧洲央行单靠购买国债无法挽救大局,但若央行准备让自身资产负债表承担巨大风险,或放弃不催生通胀的政策,它就可以吸纳数万亿欧盟债券。但欧洲央行总裁并不想走这么远。如果非要救援不可,希望是由较强的国家正面公开实施,而非自己幕后操作。这也是他呼吁扩大欧盟区救援基金规模的原因,这或许可以奏效。欧盟区各国发行统一债券的计划也可能改变现实,意大利财长和比利时首相提出的这项计划,是让区内成员国对彼此的债务负责。无论采取哪个方案,较弱的国家都可以把部分债务负担转移给较强的成员国。但如此一来,以默克尔为首的德国及其他强国就开始设置障碍。他们不愿自己的国民受罪,他们希望弱国承受调整过程中的大部分痛苦。今年他们促使二线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结构改革:遏制赤字、打击腐败、提高退休年龄、放松劳动力市场、给银行瘦身,以及降低福利。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身不由己地采取了这些政策,尽管改革能带来帮助,但未必能挽救局势。因为,债务水平太高,或许仍需以某种形式重新安排。这就是投资者不肯让步的原因之所在。他们不愿承担国债或银行债的亏损。每次有人暗示他们要这样做时,市场都会群情激愤;然后,政客就开始害怕麻烦会蔓延至核心国家。在我看来,欧洲央行、强国、弱国,甚至是债券投资者,都希望和平解决问题,但他们同时也都希望自己付出最少的代价,多数这种游戏的结尾都是谈判和解。欧盟区的问题也可能这样解决:多一些通胀,欧盟些许贬值,二线国家节约开支,核心国家多掏点钱,债券持有人接受一些扣减。如能这样,"政治意愿最大"就所言不虚。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