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半岛局势看中国的“亚洲战略”

2010-12-14 08:50:41    来源:亚太博宇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美国航母进入有争议的海域,与韩国进行联合演习;日本内阁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任何大臣都不能离开东京。这种态势,与其说是争端双方的互相制衡恫吓,不如说是大家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看谁先妥协。一旦擦枪走火,引发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应该就是中国。因为朝鲜半岛战争一旦爆发,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停滞,各种本来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的矛盾就会爆发。问题是,中国有没有能力遏制事态的恶化,让事情朝着缓和稳定的方向走?中国是否真的能够影响平壤?是否对事态有真正的把握?是否有整体战略的构想?其实,延坪岛炮击事件,并非是危机的核心。危机的核心,反而是之前的核问题。中国要防止美国及其盟国在亚洲扩展"北约"那一套,因为那对中国极为不利,中国不是亚洲的"俄罗斯"。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要求它成为亚洲各方能够接受的领袖,而不是只抓住北韩缅甸这样的"极少数派"。换句话说,中国不要再纠缠在"睦邻"政策这样的小视野里,更不要被"鲜血凝成的友谊"之类的老套绑住手脚,相反,要迅速建构自己的"亚洲战略",这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中国确立"亚洲战略'的前提就是理清与美国亚洲战略的契合点以及潜在的冲突,磋商建立双方可以接受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纲举目张",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关系,并防止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中美矛盾,从中牟利。换句话说,中国在亚洲安全上,如果与美国不交集,那就无法让邻国安心,他们需要拉美国做平衡。而美国在这种诱惑下,会越来越偏向与中国作对。即使拿朝鲜来说,平壤反复强调要与美国一对一谈判,无非是要美国约束韩国,也约束中国。因此,中国要给平壤一定的压力,不能让"延坪岛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美国需要中国的时候,适时进行政治交涉,危机就会变成转机。但前提是,中国要有自己的亚洲战略,尤其是东亚战略。因此,在我看来,朝鲜半岛危机对中国来说,其实是一种契机。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