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的美国之行是理性的胜利】

2010-08-26 21:44:45    来源:东方信邦投资顾问公司

 在一片惊涛骇浪下,温家宝总理几乎相当顺利地完成了12月7至10日的美国之行。媒体报导的焦点都集中在他以感伤的语调演绎对台湾的乡愁与温情,但事实上,他这次美国之行展现的新领导层的理性外交,才更值得关注。

信邦分析师猜测,媒体的低调报导可能与新领导层对民族主义的态度有关。与上届政府颇为重视民族主义不同,温家宝的访美行程凸显出新领导层理性务实、处变不惊的一面。官方反应温和,也可避免民族主义剑走偏锋、发出激烈言论,为台湾的泛绿营阵助选。

在温家宝出访前夕,美国突然挑起贸易争端,不过,温总理访问期间成功稳住了中美关系,不仅避免了贸易战,更在台湾问题上取得布什明确反对台独的承诺,比过去的“不支持”更进一步,可谓不辱使命。

11月17日,距温家宝出访不到一个月,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对中国的三种纺织品提出磋商请求的决定;一星期后的11月24日,美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的电视机存在倾销,对于让温总理感到吃惊的事件,中央的反应非常沉着,除了外交部和商务部的例行抗议外,媒体很快对相关问题降温。11月27日,新华社旗下的《国际先驱导报》刊登了两篇文章,指中美贸易需要新思维,又说中美贸易战不可能爆发。外交部11月28日暗示,虽然对事件表示不满和反对,但中方不会报复。

本来,西方可能期待中央领导人做出激烈反应,但中央以理性做法扭转了被动局面。温家宝引用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暗示美国为区区几个亿的纺织品大动干戈,缺乏战略眼光;同时,实施保护主义并无助于美国失业率的改善。他没有一句严厉的批评,却使美方的指控显得苍白无力,成功化解了美国的贸易威胁论。同时,一些温和人士也站出来,提醒布什政府不要走上保护主义的歧路。FED主席格林斯潘11月20日警告说,美国对其它国家的贸易战阴霾,正在危害全球经济,暗示不要在贸易问题对欧盟和中国叫价过高。

在台湾问题上,温家宝诉诸感性,表面上是一个温情的举动,但实际上既表达了中央的立场,也避免了当年朱总强硬表态为陈水扁助选的问题。10月20-21日,胡锦涛在泰国出席APEC第11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时,也以数据和理论阐述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性,同样反映出新领导人思维清晰、沉着果断的特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