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超前消费仍是在肢解中国经济

2011-01-04 11:36:39    来源:亚太博宇

中国奢侈品消费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中国未来五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上升到1.6亿人。商务部估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全球的奢侈品牌集中在欧洲,它是西方传统奢侈文化与等级观念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时代的恶劣复苏,它无助于中国传统的雅致文化融入当代主流社会。恰恰相反,中国文化品位欠缺的高收入者越是追捧西方的奢侈品,本土的高端品牌越是被边缘化。中国的传统织锦、丝绸,或者陈列于文化博物馆,或者罗列于地摊。事实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销售对象划分为: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一个发展中的社会需要的是逐级提升的消费,而不是低端与高端消费截然分隔的市场。中国内地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失衡: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在上升,但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下降;二是政府消费增加而居民消费下降、城市居民消费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684亿元的奢侈品消费并不高,以4000万消费群体计,人均不过1710元,但如果未来5年消费群体上升到1.6亿人,或者人均消费额上升,那么增长的消费很大一部分将流入奢侈品领域。内地居民消费不足与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相关,通胀压力存在、普通公众消费没有取得根本进展,奢侈品消费增速却一枝独秀,这说明中国的分配机制失衡,通过资本、房地产等市场一夜变富的群体,通过扭曲劫富济贫的所得税政策,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奢侈品消费动力。奢侈品消费的兴盛如果是中国内需崛起的标志,我们为此鼓掌,但现在却成为贫富差距与内需不振的象征。因此,这是全球奢侈品牌的福音,却不是中国提振内需的福音。当前经济发展已经是问题多多,房地产、国进民退、物价高企等等,中国经济发展已严重对立,未来,奢侈品超前消费无疑是继续肢解中国经济。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