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关键因素是武汉
2011-02-01 10:26:13 来源:亚太博宇
100年前,武昌起义打响了终结2000余年帝制统治的第一枪,而武汉三镇,也是风起云涌的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主角之一。但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过去的二三十年,"九省通衢大武汉"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版图上日益边缘化,湖北的地位和实力也随之低落,以至于有所谓"中部塌陷"之说。"中部崛起"早已成为国家战略,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也为人所熟知。此外,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将其定位为"中部中心城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武汉中部老大地位的明确认可!事实上,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等跨省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报批,都历时数年,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规划,到现在还没正式公布,而主要难点就在于:其一,到底谁是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还是两个,或是一主两副?其二,区域内产业如何协调?其三,全面规划一步到位很困难。从实际操作出发,区域内的合作应该求同存异,先从共同的利益诉求着手。如长江中游城市群可以围绕长江的治理,从防洪及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确保航道畅通等方面出发。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长江航务局、武汉航务局等机构,都很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更重要的是,三省必须彼此开放市场,而不是"远交近攻",比如湖北、湖南都产烟酒,对彼此的同类产品戒备森严,对来自上海、云南等较远省市的产品反倒不设防。在交通基础建设方面,联手打通省际间的"断头路",建设完善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加强相互联系,做到跨县跨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欧盟一样,自然而然就一体化了。因此,个人以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的概念好拟,但实际是做起来困难很多。即使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内融合也花了大量时间磨合,因为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诉求,不好协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