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失败开启中国企业国际化新思维
2011-02-28 13:08:18 来源:亚太博宇
近日,华为在美国的收购案以失败告终。其实,华为这个企业,在美国被关注被打压,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从2001年开始就有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受挫,不只是一个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的单点事件,反映的是中美两国在高科技产业利益上的博弈。美国在对国外的贸易上,尤其是对中国,有好几道防线,这些防线主要就是给美国企业来用的,中国企业已经遭遇过多次。对一般商品,主要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通过"反倾销"、"反补贴"方式,针对中国企业输送到美国市场的低端产品,以此为由进行打压。这几道防线导致中国企业"官司赢了市场上也是输了,而官司输了就更惨"。而在中国市场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外国企业基本上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这次华为在美国投资受阻,以及华为知识产权被盗用交易的风险,给中国以新的启示。我们应该借鉴美国,首先保护自己的产业竞争力。中国《反垄断法》应将跨国的垄断性企业在华机构纳入重点适用对象,尤其对美国公司在华经济活动加以更为严格的监管,严格审查跨国公司在华兼并、收购和重组行为。分析认为,为了今后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去别的国家进行投资,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要在国内的法律,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另一方面尽快从法理上根除跨国公司的超国民待遇,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要公平地动用中国的知识产权的法律和反垄断法和审查制度,同时借鉴美国的做法,包括美国最近开始频繁使用的CIFUS审查,中国都可以借鉴和学习,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