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应对利比亚危机看国家意识觉醒
2011-03-01 11:13:20 来源:亚太博宇
石油生产国利比亚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和商品,追捧石油和黄金避险,金价重回1400美元/盎司,石油价格重回100美元之上。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一大批中国公司在利比亚有数百亿美元的海外工程项目,3万多中国工人奋战在利比亚的铁路和市政工程。如今,不得不放弃利比亚的项目撤回全部人员,大型设备被抢,工程陷入瘫痪,中国公司迅猛扩张的海外业务面临数百亿美元的损失。中铁建海外业务继沙特41亿高铁项目巨亏之后,不得不再次因政治风险因素陷入利比亚铁路项目巨额亏损的泥潭。比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安全,3万多中国同胞的生命受到威胁,随时都有劫匪冲进中国工人的营房,威胁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2月23日,在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指示下,国务院成立以副总理张德江为首的应急指挥小组,商务部、外交部和中资机构全部动员起来,中东北非和南欧的中国使领馆参战,调动一切海陆空交通工具,对利比亚的3万多中国公民展开了一场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撤退。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跑马圈地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全球化时代政府如何保护海外的国家利益,利比亚大撤退也许是正在尝试最大领事保护权的一种范例;而对中国公司来说,在猛烈的海外市场扩张背后如何管理好海外业务类似利比亚危机的风险成为一门新课题。我认为,利比亚大撤退背后的语境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