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淘金”热升温市场竞争大幕拉开
2011-03-03 12:44:37 来源:亚太博宇
荒凉脏乱、遍布垃圾与废品是奥斯卡获奖动画片《机器人瓦力》中的场景。如今这个场景已经初现轮廓。目前,中国的垃圾产量世界第一,1/3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每年全国城市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近300亿元。到了2015和2020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量更将达到1.79亿吨和2.1亿吨。但事实上,垃圾却又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从垃圾中"淘金"成为国际上诸多企业和资本注目的焦点。据了解,在中国每年1亿多吨的年产城市生活垃圾中,其中填埋占70%,焚烧和堆肥等占10%,剩余20%难以回收。其中垃圾发电率还不到10%,相当于每年白白浪费2800兆瓦的电力,被丢弃的"可再生垃圾"价值高达250亿元。为了缓解垃圾处理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众多城市已经向城市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按户或按人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所征费用全部用于支付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而政府也对垃圾处理企业制定了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垃圾处理企业按量给予补贴和实施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得益于此,国内老牌垃圾处理运营企业上海环境、北京中科通用、天津泰达等公司,凭借其良好的背景和专业经验,占据了国内一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美国废弃物管理公司、法国威立雅环境服务、新加坡创冠环保等国际垃圾处理巨头也已经通过设立分公司或参股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加深了垃圾处理市场的竞争。分析认为,由于垃圾处理行业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受政府影响大,因此拥有稳定的垃圾原料来源、有成熟的处理技术、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并能争取到长期补贴将成为成功的关键要素。从大局上来看,虽然目前仍然问题多多,但中国垃圾处理市场的竞争已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