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差时代结束中国即将走向贸易平衡
2011-04-20 12:14:20 来源:亚太博宇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论坛中提到,中国要做到两个并重即"进口与出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长期追求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致使我国大量货币被动发行,成为当前国内高通胀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10年,我国政府扭转了贸易发展战略,制定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平衡发展策略。"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条款,也暗示中国已经放弃了"奖出限进"的老思路,外贸政策正在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将更加侧重于进口。现在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资本项目和一些高新技术,有效弥补我国资源产品的不足,进口先进设备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改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同时,进口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此外,增加进口也能帮助中国削减巨额外汇储备,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另外,老百姓富起来了,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对此,政府可以降低关税,使老百姓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目前来看,短期的、有多重外来因素影响的数据还不足以说明贸易方式的转向。从出口产品结构看,传统制造业出口增速仍快于高新技术产业。海关数据显示,尽管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明显增长,但是传统大宗商品如纺织品、焦炭等的出口却增幅却更大。结合以上分析,实现贸易平衡,仍然任重道远。贸易顺差占比的降低表明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中国经济将由外需拉动转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消费转为主导,尤其是内需消费。经济结构的转型一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增幅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