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奢侈品牌汉化潮难掩急功近利式尴尬
2011-06-01 13:08:01 来源:亚太博宇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并不满足于全世界慷慨地搜购奢侈品,正准备着拥有自己的"奢侈品牌"。随着FolliFollie、ClubMed等一些国际奢侈品牌改姓汉化,中国企业收购海外奢侈品企业的步伐逐渐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至少有50个二三线国际奢侈品牌已经易手给中国企业家。资深行业分析师认为,今年的国际奢侈品牌收购业务预计将大幅增加,收购主力可能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其它奢侈品消费出现停滞甚至萎缩的现象,中国企业借机大量收购国外奢侈品牌成为其东家。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欧奢侈品高峰论坛"上,几乎所有国际专家都认为,中国要做出属于自己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奢侈品牌,还需要10年、50年甚至100年。为扭转这种局面,不少中国企业开始直接收购欧美奢侈品牌,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选择了股权投资的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奢侈品品牌都容许自己的产品跟中国元素沾边,最新入主的中国东家们也遭遇了来自奢侈品领域的抵抗,例如上海富客斯公司宣称已收购Prada部分股权并谋求达到控股地位,最终却惨遭失败。中国企业一直是奢侈品巨头们相当排斥的收购方。有奢侈品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一旦持有某个顶尖品牌的控股权,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而《环球奢侈品报告》的统计显示,86%的中国顾客会因为奢侈品标有"MadeInChina"的字样而不愿意继续购买甚至退货。有业内专家表示,奢侈品本身注重的是一种文化,而某些中国企业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并没有准备去深入的理解对方的文化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