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塑造继珠、长三角之后第三极
2011-06-15 12:25:06 来源:亚太博宇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6月13日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将于6月底正式运营,初期最高时速为300公里。开通后,既有京沪线路释放的运输能力每天将增加14万吨,年增加的货运能力约达到5000万吨,大大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有专家表示,京沪高铁的意义更在于对京津冀或者说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带动。国家是想打造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的第三极。长三角地区现在的土地资源不足,边际效益也在递减,很可能促使长三角的资金北上,资金和资源结合促进第三极的形成。一方面,企业要更多地到市场上寻找商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更加开放,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入。这一条路建成带来的价值将是可观的。也有观点指出,京沪高铁将使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相互往来更为密切,从而帮助加速环渤海地区的资源整合。环渤海地区在能源、重型机械制造业等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而长三角在市场培育、民营经济和企业国际化、服务业发展等方面领先较多。另外,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加快这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沟通交流。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在发布会上透露,京沪高铁跨越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与26处通航河流、70处高速公路和省级干道、59处既有铁路交叉跨越这一施工难度颇大的高铁线路所形成的"经济向心力"可想而知。此外,胡亚东表示,铁路"十二五"期间新线的投产规模要达到3万公里。按照上述规模来测算,"十二五"期间,铁路总投资将会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铁路建设步子不会放缓,投资也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