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无法撼动房价,财政改革才是关键

2011-06-16 12:56:10    来源:亚太博宇

中国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要求,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的承诺,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目前,包括北京、深圳等地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并不乐观。保障房被许多人认为是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法宝,其实不然。首先,土地供应总量是固定的,用于保障房的多了,用于商品房的必然减少,供需关系决定了增加保障房,反而刺激了商品房的边际成本。其次,房价症结在于地方财政,不解决地方财政问题,房价就是死结。从投资角度来说,一旦调控过严,资金链首先断裂的,很可能是地方政府。现在房价过高是供需失衡的反映,而房地产的瓶颈制约因素则是政府垄断的土地供应。决定当期房价的不是当期的供给和需求,而是预期的供给和需求。"18亿亩红线"已在社会上牢牢地建立了土地稀缺从而房产稀缺的预期,保障房主要满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能够分流的中端和高端需求有限。改革的重点也不在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划分,而在政府职能的准确界定,以及公众对财政和税收的监督。政府应弱化其经济功能和投资功能,裁减冗员,削减政府消费,将有限的税收收入集中在公共服务和民生上,民生项目包括了保障房的建设。换句话说,财政改革重在节流,而不是开源。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