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都给全国户籍制度改革定错了调
2011-06-24 12:53:05 来源:亚太博宇
近日,北京市政协的一份名为《关于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建议》中,北京政协建议推行积分落户制以科技贡献、专业技能、在京时间等指标为考核项,计算非京籍人才的"积分",积分达标即可落户北京。吸引人才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当然很重要,但户口能不能成为筹码,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北京如果真把户口当做吸引人才的筹码,就很有可能同样陷入公共政策"特殊化"的怪圈。至少,在这样的一个"积分落户"政策里,一个送水工即便是在北京送一辈子水,恐怕也是拿不到一个北京户口的。但"积分落户"带来的最大焦虑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其背后隐含的"出于功利主义强化户籍壁垒"倾向,这让人更加不安。作为首善之都,北京的户籍政策走向历来是全国的一个风向标。在打破户籍壁垒、剥离户口上附属的福利成为舆论共识的当下,这种"积分落户"的政策建议,显然与户籍改革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推进户籍改革之所以艰难,一方面是因为取消户籍之后政府必须大量增加公共事业投入;另一个原因,就是户籍政策正越来越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有效的行政手段之一,打破户籍壁垒的阻力,恰恰来自于这些地方政府不愿意放弃这么顺手的管理工具。如此,一个怪圈就已形成:户籍壁垒存在,管理变得简单;基于户籍的管理手段越多,户籍壁垒变得更牢不可破……作为全国风向标的北京,人们希望看到首善之都放弃基于户籍的管理便利,率先打破户籍壁垒,而不是反过来强化它。就这一点而言,所谓的"积分落户"政策建议是令人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