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破“6”之后通胀拐点仍然难以隐现

2011-07-12 11:04:23    来源:亚太博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6月份经济数据,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最近三年的新高。有种观点是6月份的CPI将成年内高点,通胀在年内已成强弩之末,因此建议“货币政策逐步从紧缩走向常态”,以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对此乐观判断,似乎说得早了。其实,早在去年,一些专家对物价的走势已做过同样的判断,认为在翘尾因素消除后,2010年的物价将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事实证明,去年下半年CPI的表现远超上半年。因此抗通胀仍然任重道远。其一,6月份CPI创新高后,通胀预期或更强烈,在通胀趋势确立时,物价很难很快回落。其二,食品价格的走势相当复杂,在今年极端气候交替出现时,秋粮能否再创丰收,并不具有十分把握。其三,推动价格上涨的其他因素向上的趋势并未改变。特别是下半年,美国经济一旦复苏加快,美国极有可能加入全球通胀的行列,这对国际物价的走势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其四,目前价格走势呈全面上涨态势,在成本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减时,很多商品、服务也搭上了涨价快车。所以,货币政策一定要保持警惕和延续性,特别是房地产经历半年的调控后,投资增长依旧维持在35%的高位,一线城市的房价迄今没有回调的明显证据。中国经济的两大风险,依然是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当然,加息等紧缩政策的副作用已凸显,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生存造成很大影响。建议央行在维持紧缩态势的同时,应该对中小企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不仅要想方设法确保其融资需求,在未来更应采取不对称的加息措施,降低其融资成本,避免调控误伤中小企业。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