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疆界不拆除成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

2011-08-01 12:20:39    来源:亚太博宇

挪威的屠杀惨案,凶嫌的恶意与凶残震惊了全球。这次杀戮事件之所以让人惊骇,主要是它发生在被世人誉为模范国家的挪威。挪威国富民裕,福利制度健全,公民相对均质,社会阶级化不严重。相对于其它经济困窘、又受移民大举入侵的欧洲国家,无论如何,挪威不该是引爆这波"欧洲民族主义"及"基督教优越主义"的起火点。一个人能以如此冷静而血腥的手段残杀无辜的同胞,说明凶手的心理状态绝对是扭曲的。问题是,像他这样心怀偏见、却自以为在从事一场"圣战"的偏执年轻人,在日益高涨的右翼极端主义氛围鼓舞下,恐已遍布欧洲各个角落。近几年,极端思潮在欧洲扩散,极右翼政党在各国崛起,已是不可忽略的趋势。除了德、法、奥、比等国,北欧的挪威、丹麦、瑞典都未幸免。其主要背景是:欧盟的整合及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族群的人口移动,但这种移动伴随本土公民的工作机会碰到竞争,或异文化彼此遭遇时的不顺畅,乃至非法移民的出现造成社会难以预期的脱序,都会让本土公民觉得自己的权益遭到侵害,从而产生歧视或仇恨。挪威虽未加入欧盟,但由于其入境门坎极低,近年外来移民显著增加,从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增为十一。要消灭歧视或仇恨,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诉诸教育:教育社会大众对异文化抱持宽待和包容,一则能吸收异文化的优点,二则协助他者融入社会,成为本国的积极力量。遗憾的是,这种所谓的"文化多元主义",虽成为政治人物朗朗上口的绝佳教条,但许多国家在因应现实问题时却是眼高手低;一旦发生社会问题,异教徒及外来移民总是成为本土公民最直接怨怼与排挤的目标。欧洲20多年的整合,虽成功拆除了国家的疆界,却未能拆除文化差异的心理疆界,遑论弭平经济发展差异的鸿沟,这是不容忽视的真实问题。如果不能透过实践来充实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只是一味呼喊开放、包容,只会让极端主义趁虚而入。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